“不到万不得已,太学是不会开除学生的。”顾雍道。
“这岂不是让学生们有恃无恐,你看看,这满水面的画舫,有一半以上,是太学的学生包的。大船上的坐宾,太学学生囊括了三分之二。”诸葛亮道。
如果这一次能够彻底治理,以后画舫岂不是要空出来不少?
诸葛亮美滋滋地想到。
可惜顾雍不中他的圈套,解释道:“半月休沐一次。”
简单,明了,让人一听就懂。
果然,这些老狐狸都不好对付,诸葛亮暗道。“先生既然有心治理太学乱象,不如改为一月休沐一次。”诸葛亮笑嘻嘻地道。
这倒是一个好办法。
顾雍考虑了好一会儿,竟然点头答应了下来。
诸葛亮还没有来得及为太学学生默哀,刘可就在一旁道:“孔明,你这是自己送上了把柄啊。”
诸葛亮一惊,立刻明白了过来。
这以后太学学生,不得恨死他?
不过,诸葛亮却大义凛然地道:“我辈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岂会被外物所诱惑?”
“说得好听就能脱责?别忘了,你也在画舫之中。”刘可笑道。
“我看呐,治理这股风气,还是得从源头上控制。比如说向东阳侯死荐。”诸葛亮嘿嘿一笑道,并且看向了顾雍。顾雍一方面惊讶于诸葛亮的大胆,竟然将此事归咎于东阳侯?另一方面,对于东阳侯的心胸又有了新的认知。
“我可是第一次来。”刘可争辩道,谁爱背锅谁背,反正他不背。
“不不,学生的推断可没有这么简单,其中包括了许许多多的曲折。商业的发展,总归是东阳侯的手笔吧。”诸葛亮道。
还能这样?
刘可一下子服气了,而后慷慨激昂地道:“说得好,明日就让人把醉仙楼关了。”
诸葛亮一下子傻眼了,关了以后还能玩不?
傻子都知道不能玩。没想到东阳侯竟然如此不要脸。他只是提议减少太学学生的休沐次数,东阳侯竟然直接关楼。
“东阳侯自己的定的规矩,自己来打破?”诸葛亮道,“即使醉仙楼倒下了,也会来一个醉梦楼,醉天楼什么的。”
刘可是有规矩,在遵守规矩的情况下,商业自由发展,官府不可强行干涉。
醉仙楼没有违规,本本分分地做生意,所以诸葛亮有此一说。
谁都不想过穷人的生活,但是生活的富庶,就会导致许多人迷失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