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诸葛瑾来摊牌了,倒是光明磊落。
诸葛玄的事,刘可不愿意再提,厚不厚道,就看你在哪边立场上看问题了。
但是诸葛瑾为人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怎么可能会想出这种毒计?
于是,刘可试探问道:“诸葛孔明可在?”
诸葛瑾连忙摇头,道:“我族弟不足十岁,他可没有得罪州牧大人!”
刘可不禁哑然,没想到诸葛亮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娃娃,还是不要打扰他为好。
毕竟,他现在的可塑性太高了,要是技能树长歪了,变得愚钝怎么办?即使能保持聪明,若是他决定当个木匠,不当丞相,也头疼。
看看徐庶就知道,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习武打架,到现在还没有扭转过来。
诸葛亮好像和徐庶是同窗来着……看来有必要让徐庶去荆州求学,别老是当一个宅男。
“那么,子瑜此次前来,该不会是看上我扬州的大牢了吧?”刘可笑道。
“自然不是。”诸葛瑾可不是自投罗网,他接着道,“不知州牧大人可否回答我几个问题?”
这就是考核了嘛,小伙子加油!
回答几个问题,赚一个人的一生,刘可觉得,这样的交易,特别划算。
“请问!”
诸葛瑾也不矫情,道:“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要怎么样才能使得天下人归心呢?”尼玛,这范围也太大了,不过这难不倒刘可,他道:
“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能让天下人同享天下的利益,就可以得到天下,这就是王道。天有四时变化,地有财富生长,每个人各取所需,每个人都能够分享,就是仁政了。”刘可道。
“我明白了。”诸葛瑾笑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利益均分可为王!”
他又问道:“一个贤明的君主应该如何执政呢?”
“国家祸福在于国君贤与不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刘可道。
“懂了,要重用贤臣。”诸葛瑾道,不过下一个问题,就很犀利了,“对于汉室,州牧大人怎么看。”天下都在传,东阳侯贤明可为帝。诸葛瑾深以为然,但是东阳侯本人怎么想呢?
他很好奇。
刘可模凌两可地道: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诸葛瑾暗叹刘可狡猾,但是这句话还真的非常有道理。
这是历史的车轮留下的铁证,最古老的王朝也有退出历史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