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公孙度,就不得不提他的英勇事迹。
公孙度是董卓一手提拔上来的官员,一开始被任命为辽东太守。
中原大乱以后,公孙度励精图治,颇有建树。
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俨然以辽东王自居。
刘可派遣使团前往的时候,公孙度不觉得有什么,毕竟大家距离这么远,领土也不接壤,不必给谁面子。
所以公孙度就晾着扬州军使者,想要谋取更多的利益。而后,曹操的使者来了,带来了朝廷的封赏。
公孙度虽然自称辽东王,但是毕竟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讨价还价一番,得了一个辽东侯的称号。
反观扬州,竟然还没有开出条件,曹操使者一忽悠,公孙度就驱逐了扬州使者。
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是驱逐又不是斩杀,什么仇什么怨?
然而,公孙度不清楚中原诸侯的博弈,更不相信刘可的决心。
现在好了,扬州竟然直接杀过来了?
公孙度惊诧莫名,大哥,有必要吗?
“主公,这件事恐怕有误会。”阳仪道,他是公孙度为数不多的亲信之一。
“听闻东阳侯只是一个毛头小子,果不其然,竟然因为一件小事兴师动众,扬州兵马已经出动了,你说说,怎么个误会法?”公孙康不屑地道。
公孙康是公孙度的儿子,作战英勇,深得辽东人心。
“我们恐怕是被曹孟德利用了!”阳仪道。
公孙度久居辽东,遇到的不是游牧民族就是部落,一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已经很少做了。但是,不代表他是白痴,经过阳仪提醒,他立刻明白了。
“你说说,怎么办?”
阳仪面色一喜,道:“主公,我们应该派出使者解除误会。”
公孙度陷入了沉思。
“你放屁!我辽东二十万铁骑,扬州来多少都是送人头,怕他干什么?”公孙康激动地道。
“非惧也。”阳仪接着道,“只是不要被人当枪使罢了,与东阳侯作战,我们有什么好处?”
公孙度终于下定了决心,道:“何人可为使者?”
“柳毅柳大人!”阳仪推荐道。
柳毅也是公孙度的亲信,公孙度自立为王的时候,就是问的他们两个意见,两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