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她已经毫不意外了。
百里昭多半已经让人早早回来通知,这叫让舒嬷嬷等候在此。
舒嬷嬷知道她和百里昭一路,也不奇怪。
于是她也回头,冲马车上的百里昭行礼后,便看着侍卫驾着马车离开。
等到百里昭的马车渐渐消失,她才长舒口气,被舒嬷嬷扶着进了府门。
这一路上经历颇多,倒这让她有些乏累。
舒嬷嬷从来就是个话少的,也没有多问,只是扶着她回了内庭,便吩咐凡霜去准备热水,好让她沐浴更衣。
等更衣后,她顿觉浑身清爽,便也有心思想想旁的事了。
就比如说客栈。
既然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连百里昭都答应她,要来她客栈做第一个客人。
那她如今可不敢再多耽搁,以免让百里昭等得烦了,又反悔了。
再一个,姜家的生意若是越做越大,那背后的财力便也会变得越来越雄厚。
沂王如今什么样子,她也算见过了。
虽说那日带来的几个侍卫,看似吓人。
但她能看得出,这些人并非出自军中历练,更像是从市井江湖招募而来的打手。
这样的人,用些钱财即可收买,也不会真的为主子卖命。
像沂王这种人,真正需要的应该是如辰雀这般的近侍,亦或是不为人知的暗卫。
想来,沂王这些年之所以按兵不动,怕也是兵力不够吧。
这倒让她想到了先皇,想到百里昭所言,是先皇把他一步一步,变成了璧国历代君王都有的样子。
这也恰好解释通了,为何当初那么多人弹劾百里昭,但先皇依旧一意孤行,非百里昭为太子储君不可。
也许,先皇早已提早为百里昭铺好了路。
所以沂王身边才没有那些精明强干的侍卫,更没有培植自己的亲信暗卫。
沂王借由姜家敛财,也是以作此用。
这样看来,难怪要筹谋颇多,不敢轻易动手,只敢在背后偷偷摸摸地搞点小动作。
说半天,是自己还没有实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