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苏南端了最后一碗青菜出去,一看,三个孩子都趴在桌子上看着菜流口水呢。

    这么香的饭菜,他们还是第一次见,但谁也没有偷吃。

    “妈,你做的饭菜太香了,比二婶做的香多了。”陆维目瞪口呆的样子有些呆萌,这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实在太震撼了。

    “哥,做菜放的油多就香了。”苏小阳会做饭的,一眼就看出来里面的门道。

    苏牧洲看着苏南说,“姑,这么多油,够二婶炒一年的菜了。”

    彭慧在陆家是掌勺的,做大家吃的菜是不怎么放油的,用点水煮一下,勺子里放一丢丢的猪油,化开就行了。

    至于她自己的孩子,再另外开小灶加餐。

    苏南当家做主之后,当然不能让孩子再羡慕别人,不过一顿饭做的这么奢侈,她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主要的前世她生活在物资丰富的年代,字典里就没有节省这个词,一下子就没改过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她这也是为了让孩子们吃个痛快,但让他们养成了这个习惯就不好了。

    恰好这是一个教育孩子的好机会,苏南笑了笑说,“日子可以穷可以苦,却不能一直这么没滋没味的过着,今天既然咱们当家做主了,就要好好庆祝一下,吃顿好的,开心最重要。”

    孩子们笑成了一团,长期被压迫的生活终于过去了,可不就是要高高兴兴的嘛。

    看着几个孩子面黄肌瘦,吃点儿好的就开始狼吞虎咽的样子,苏南心里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以后一定要让他们吃饱饭,不用再像从前那样挨饿。

    分了家,户口本也跟着分了出来,粮油副食品的本子现在就在顾瑾手里。

    但分的这点儿东西,肯定是不够他们这一大家子吃的。

    只是这个年代,多少工分换多少粮食,就这么个大环境,怎么着也越不过这个规矩。

    这点怎么打破,苏南也暂时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解决。

    吃饭吃到一半,陆维和苏小阳面怀憧憬的看着外面,苏南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外面嬉戏吵闹的是放了学的孩子,身上都背着书包,别提多神气了。

    苏南对陆维和苏小阳两个大点儿的孩子说,“陆维你今年满六岁了,小阳你也快满六岁,成天呆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明天我去跟老支书和校长商量一下,把你们送到学校去读书。”

    一提到上学,陆维和苏小阳齐齐后退,“妈(姑),我不想读书。”

    “妈,我力气可大了,家里的力气活儿我以后就包圆了。”

    “姑,我会做饭,我帮你做饭洗衣服,我什么都会。”

    两个孩子争先恐后地说着。

    就连最小的苏牧洲也在说,“姑,我也不要上学,上学能有什么用呀,就算是考上了高中,到最后还不是回家种地么,那些城里的知青读书也多,还不是只能在咱们村里种地。”

    上面的两个孩子,倒不是说真的不想上学,而是他们从前太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