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人长发微乱的披散在肩头,下颚紧绷,长长的衣摆微皱,虽然外表有些凌乱,但看得出来他凌乱发丝下的俊朗面庞,从衣服的面料剪裁以及他周身的气质中也能看出他优越的身份和坚毅隐忍的性格。
肯定是心有遗憾才会到此处,可是来人一开始却并未言语什么,而是先冷静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和桥头的青年,直到他仿佛确认了什么才弯腰作揖郑重说道,“拜托!不要辜负她!”
青年只是略微点头应答并未说什么。
这次是古代世界的人,来人是大夏朝的王爷凌王,三岁能吟诗作画,五岁能骑马射箭,十二岁就上了战场,多年征战,开疆扩土,战绩斐然,十八岁时稳定边疆回到都城。
一方面是边疆已经稳定,另一方面是太后催婚催的厉害,太后觉得他在外征战多年,这个年纪了家里却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
他的皇帝哥哥在这个岁数的时候孩子都生了好几个了,可他自己还是孤家寡人,难免太后要担心。
回到都城后,太后就安排了各种宴会给他相看对象,他自己虽然没什么兴致却也不想让太后担心,所以也会配合。
大夏朝最有权势的王爷,能文善武,俊朗非凡,又为国土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听闻他要开始选妻后,各方达官显贵都坐不住了,将家里的适龄闺秀们都送去太后眼前,让太后掌掌眼。
经过一系列的相看后,太后在一众适婚人选中定下了将军府的小女儿慕容昭,将她嫁予凌王。
作为将军府上唯一一个也是最小的一个女儿,慕容昭从小受尽万千宠爱,父兄疼爱,娇俏可爱,小时候也随着父兄在边关生活过一段时间,生性活泼。在边关时就经常听说凌王的英勇事迹,更在一次敌袭中被凌王所救。从此之后就情根深种,难以忘怀。
回到都城后仍旧是天真烂漫,虽然与从小在都城长大的大家闺秀无法比较,可也自有可爱之处。
而且自从知道凌王要开始选妻后,慕容昭就严格约束自己,学习大家闺秀的温婉柔和,虽然有些不习惯,不过好在最后终于被选上了。为此,她不知道高兴了多少个日夜。
凌王自然不知她为了成为他的妻子付出了这么多,婚后两人也算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
可得到之后总会奢望更多,慕容昭一边觉得现在的日子很好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结成连理,一边又觉得凌王过于冷淡,夫妻相处也像公事公办。
可想到凌王对其他人事也是这样的态度又心里平衡了很多,她努力收敛自己的脾气,专心学习为他管理庶务,对他嘘寒问暖,细致有佳,到后面没人不夸赞一句凌王妃的贤惠能干。
她只希望凌王能看见她的好,记得她的好,在他心里留下一席之地。
事实上她也做到了,当后面凌王失去她之后简直痛不欲生。
变故是发生在他们成婚一年后,为了照顾生死兄弟的妻子,凌王将其带回家,又因为情况特殊不能透露其身份,所以凌王就将她以良妾的身份接入府中。
这让慕容昭伤怀了许久,并且后面在见识到凌王对良妾的不同时更是黯然神伤。殊不知凌王只是因为兄弟之托才对其妻照顾良多。
后面更是在有心人的挑拨下,两人越走越远。
正当凌王处理好良妾的事情打算向慕容昭坦白一切时边关又战事四起,他只能留下一封书信说明战事结束后再来解释便上了战场。
可谁知书信被人调包,其中的内容变成绝情信,说凌王从未喜欢过她娶妻只是为了应付太后,现在他已找到了所爱之人,待他归来便要说清一切事情,希望她能早日看清,自请下堂,不要为难他。
可想而知慕容昭收到这封信时只觉得天都塌了,她多年的坚持和爱慕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累赘与负担,多年的付出竟成为了别人口中的为难之处。
自此以后慕容昭就郁郁寡欢,祸不单行,偏偏在此时将军府又被状告通敌卖国,她的父兄更是被打入大狱,押后再审。
为了父兄的事,慕容昭只能强行打起精神,为他们四处奔波,甚至她还写信给远在边关的凌王,希望他能念在这些年的夫妻情分上能帮忙查明真相,还她父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