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戗面儿—馒头,越嚼越多、越嚼越香嘞!”
“来啦—这边来啦,找‘真正老王麻子’的,您了往这边来啦!”
“卖唱本儿唻—唱大鼓的、有戏出、还有大数子,哎,津天卫的大数子……”
小摊位上,摊主大声吆喝着,不论是馒头、麻花,还是唱本儿、布头,每一样都有的卖,而且这吆喝声听着就像是在唱歌一样。
再看街边的茶馆,古香古色的茶楼里大厅前头三尺平台,平台上有一场面桌,桌后一身穿大褂的先生,手持折扇,定场诗吟完,醒木‘啪’地一声拍在了场面桌上。
茶楼的大厅里,摆满了桌椅板凳,听书的观众们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喝着茶,彼此之间闲聊着,说不出的惬意。
“这江山风雨,岁月山河
刀光剑影,美了多少世间传说
且看他口若悬河,衣上有风尘
却原来是一位江湖说书人…”
仅仅只是第一段歌词的演唱,就已经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完全把他们带入到了歌曲所营造的情境之中。
再加上刘子夏那像是在讲述、甚至还带着点炫耀的感觉,让观众们觉得这才应该是华夏的茶馆应该有的样子。
就真的像是在讲故事一样,第一段讲的是长街、茶楼,到了第二段,则是详细讲述、刻画了一位说书人的形象
从古至今,华夏发生的事情,甭管是山河、朝堂的传记,还是江湖、民间的传说,说书人凭着一张嘴,道尽了这世间的传奇!
似乎,就没有什么是说书人不能说、没有说过的!
“那天山女子,独守枯城
也只是为了曾经的那一个人
那昆仑痴儿,一情难分
谁曾想这一去再不相逢…”
歌词里,还在讲说书人曾经讲过的故事
‘天山女子’,‘昆仑痴儿’讲的是什么?
传说,天山位于西昆仑,而天池便是‘瑶池’,是西王母会聚众仙神举行蟠桃盛会的地方。
三千年前,周朝穆王乘‘八骏马车’西行天山,西王母在天池接见了他。
穆王赠送大批锦绸美绢等中原珍奇特产,西王母则回赠了天山的奇珍瑰宝,并邀请穆王游览天山名胜。
穆王亲书‘西王母之山’留作纪念,临别时,西王母劝饮再三,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