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在后面疯狂戳着宋亭舟的腰。
“咳咳……十两确实不少,容我们回家找长辈商议商议吧。”
牙子不乐意,“这么老大的院子十两都不贵了,你们还想租啥样的?”
宋亭舟不言不语。
那牙子走了老远还在乱吠,“啊呸,穷鬼就别出来看铺面,住乡下的茅草房去吧。”
孟晚回身瞪他,人却扭着腰走远了。
宋亭舟想碰他袖子,又觉着于理不合,于是往日挺得笔直的腰板略弯下来,轻声哄他:“别气,我给你买糖葫芦吃?”
孟晚这一冬天都没什么果子吃,也是馋的,他将脸拧回来,“要两串!”
卖糖葫芦的小贩抱着草靶子走街串巷,宋亭舟带孟晚走了会才碰到他。
巧的是黄掌柜也在抱着三四岁的孙女买糖葫芦。
“小哥儿今日怎么也来镇上了。”
孟晚也没瞒着,“想在镇上做个吃食买卖的,找牙子看了个铺子不甚满意,买完糖葫芦也要回家了。”
“嗨,小哥儿早怎么不提,我家隔壁的院子常年往外租着,不然我让老二带你看看去?”黄掌柜要看铺子走不开,想叫二儿子跑个腿。
孟晚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哪儿有不同意的。
黄老板的二儿子叫黄铮,年纪似乎还没宋亭舟大,也就十七八岁,看不出性子,除了路上问了宋亭舟几句话外并没说别的。
院子离书肆不远,隔了两条巷子就到了。院门是敞着的,里面还有妇人在院里洗衣服。
黄铮问了句洗衣服的年轻妇人,“嫂子,我婶子在家吗?”
年轻妇人见他身后带了人,猜到是租房的,回道:“在呢,我进去叫她。”
她放下衣服进了屋,“娘,小二来了,像是带了人来看房的。”
没一会儿屋里便出来了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妇人,穿着一身灰色棉袄,头上插着根银素簪,看着是个利索人,上来也没废话,张嘴便问道:“是两位要看房?这位书生郎看着倒是眼熟。”
镇子一共没有多大,宋亭舟常年在镇上读书,他个子又高,长得也俊,还是挺扎眼的。
孟晚照例没出头,他如今未婚,不便太过出头露面,由宋亭舟出面正好。
“我在李秀才的私塾里读书,常在镇上走动,婶子应是见过我。”
中年妇人见宋亭舟说话有礼,还是个读书人,十分满意,“小二,我家的事你和读书郎说了没?”
黄铮实实在在的说:“我爹让我带他们过来的,我只将人带来,租金啥的婶子你们自己谈吧,我就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