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是没心没肺的人,虽然感情上更心系常金花,对宋亭舟还没什么超出亲人的情感,但人家拿他当未婚夫一样照顾,他也不能丝毫不回应,不然就太伤人心了。
宋亭舟侧垂下头,因为忙了半日又总是挤在人群里,发鬓都有些松散,有一缕垂他脸侧,让他侧脸的线条都变得柔和。
他的长相还是不错的,脸部线条分明,五官立体有型,因常年镇上求学,与家中来回往返,肤色不是太白,但也不黑。身材修长,肩宽腰窄,英俊且又有种读书人特有的文人气质。
但说出的话却依旧煞风景,“不可,如此光天化日,你我又没成亲,断不可如此轻浮。”
他自觉说的有些令人误解,忙接着解释:“我不是说你轻浮,是我……”
“算了,我自己吃好了。”孟晚面无表情的将拿着糖葫芦的手缩了回来。
真是活该他万年孤寡!
街上还是吃食最多,镇子小,娱乐方面也就是满哥儿两口子看的杂耍班子,连个唱戏的都没有,都是镇上的乡绅老爷家办喜事了,派人去县城里请人戏班子过来。
孟晚逛了一阵便决定不再多待,临走前先去趟镇上布庄。
宋亭舟小媳妇似的跟在他身后,再不敢乱说话惹他生气。
镇上的布庄有两家,不过外面卖布的私人摊子不少,孟晚也在外面看过了,摊贩上的布质量参差不齐,只比布庄的布便宜一两文。
孟晚随意进了家靠近杂技班子的布庄,隐约还能听见人群的喝彩声。在前世看遍了各种歌舞表演和电视剧,他对这种杂技不感兴趣,但也能理解如今有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偶尔看场戏听个曲就是难得的娱乐项目了。
地主老爷过寿请戏班子,是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想去看上一场的,人多便热闹。
就像现在的集会,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小童穿着打着补丁的棉衣,却也不妨碍他们笑着的时候对新年的期盼。
今日布庄里的人同样很多,能看出布庄的生意盈利绝对比书肆多,光是忙活着招待客人的小二就有两位。
老板和老板娘忙着给客人裁布,孟晚和宋亭舟站了一会,店小二才抽出空来招待。
“两位客官,咱们想看啥样的布?是做衣裳还是做被子?”
小二问的是宋亭舟,宋亭舟不作答,却看向一直不理他的孟晚。
“做衣裳用的,要颜色深些。”
孟晚今日穿的还是他那件靛蓝色的旧棉袄,洗了几次后色泽有些泛白,有些地方扯坏了,常金花还给他补了两道。
店里的客人穿的都很整齐,最次也是新做的粗布衣,孟晚这身算是比较寒酸了。
小二见当家作主的是这位哥儿,脸上的笑也没减。
“那您看这边,这边是粗布,咱们布庄布料染得匀称,颜色又多,一百五十文一匹,做一身成衣足够了,还能有富余。”
他嘴上没说,但心里已经自动给孟晚划了个档次,还提前说了价钱。今日集会外面的布摊子比平日便宜些,提前说好价钱免得一会儿为了几文钱纠缠。
这小二平时做买卖惯了,竟然也琢磨出一套待人处事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