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被麻绳穿上由宋亭舟提着,孟晚问摊主,“大哥,不知哪里有卖篮子的。”
肉摊摊主指了个方向,“再往北走有条巷子,那边离北城门近,都是附近村子的村妇过来摆摊售卖零碎东西,有好几个摊子都卖篮子筐子的。”
还真问到了地方,孟晚十分欣喜,“多谢大哥。”
摊主低头擦拭案板子,“害,小哥儿客气了。”
孟晚与宋亭舟接着往北去,身后有别的摊主打趣肉摊子老板。
“二壮怎么脸还红了呢?”
“赶紧让你老娘给你寻摸亲事吧,看见个好看小哥儿话都说不利索了。”
“要不就上门问问人家定没定亲事,没准便宜了你小子呢?”
“小哥儿后头跟着的是谁?”
“肯定是哥哥啊,这还用问的?尚未出嫁,怎可跟个外男出门。”
孟晚步子越走越慢,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声,看来府城规矩比乡镇严苛,下次他不能再单独与宋亭舟出门,院试在即,还是再小心谨慎些的好。
找到肉摊子老板所说的巷子,里面确实都是卖些杂七杂八的日用品,帕子、篮子篓子、小木凳、草帽、斗笠、鸡蛋、干货、还有自己织的布。
孟晚仔细观察了下,确实没有一个摊子是未婚女娘或哥儿摆的,大多是挽了发鬓的妇人,年轻些的还得有亲人陪同。
他抱着往后少出门的心,买了二十个鸡蛋,两只篮子,还有几个民窑烧的粗陶碗和小木盆,和面或是盛饭都能用。
北地天冷,三月底了山上地里的还没冒绿尖,巷子里也没有卖野菜的摊子,不过卖自家陈米或豆子的倒是许多,还有很多孟晚在三泉村没见过的作物。
!!!
“这不是苹果吗?”
“还有梨!”
孟晚在三泉村见过的水果就只有李子和枣子,还都是古早品种,李子又酸又涩,枣子还算甜,只不过略小。
还是府城物资丰富,还有留到现在的苹果和梨子,虽然有些干瘪褶皱,但还是挺难得的了。
孟晚问了价格,倒也不算贵,六文钱一斤,他花去十三文买了几个苹果和梨子。
又兴致勃勃的逛了逛,竟然又发现一种类似土豆的农作物。
孟晚蹲下身,把地摊上的小孩拳头大小的黑泥蛋子扒拉了两下,抹掉附着在上的泥土后露出作物黄褐色的皮来,他越看越像是土豆,便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问摊主,“大爷,这是啥?”
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的老伯,一看便像是常年在田里劳作的,他摊子上除了黑泥蛋子还有几十颗白菜和两布袋子的红豆黄豆。
“这个是……是啥来着?我给忘了,前年县太爷让种的,要大家花钱在他那儿买种子,我们村里有几户种了,去年我家收了好几筐这黑土蛋子,刚开始不知道咋吃,大家都洗了和粥一块煮,后来我们村二丫说蒸着吃好吃,大家伙就都一溜烟的蒸,倒是挺管饱的,是个好东西,今年还不知道咋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