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虽如此,他的动作却不慢,继续翻阅起一份试卷。
就在这时。
一位年轻的学官,陡然兴奋道,
“诸位快看此卷,文章直指亡国三因:君失德、民失心、敌失畏。”
“论点分明,文辞精炼,实乃难得的佳作。”
另一位年长的学官接过试卷,细细读了一遍,点头称赞,
“此文的确可堪一观。”
“如此切中要害,足见其心志非凡。”
可另一位性情谨慎的文臣却摇头道,
“锋芒太盛。”
“此文虽切题,但处处直指朝政弊病,陛下若见,未必欢喜。”
旁边一人冷笑,
“此题本就尖锐,若要避重就轻,倒显得心性不足了。”
一时间。
众人各执一词,难以统一。
另一边。
一份辞藻华丽的试卷也引起了讨论。
一名学官将试卷举起,缓缓道,
“此文华丽非常,用典繁多,但读来只觉空洞无物,似乎并未切中题意。”
一个年长的学官看过后,皱眉道,
“此子太过圆滑,文章虽无实质,却无处可挑。”
年轻文臣冷哼一声,
“如此投机取巧之人,放到朝堂,岂不是误国?”
却有另一人反驳,
“投机未必全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