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科研才能创造,前进的治疗方法、术式,都是需要创造性的。
你再怎么会做手术,只是跟着别人身后学习,永远只能做千年老二罢了。
徐风华对于韩岩老师的这番话,深以为然。
他注意到论文接受函里,期刊主编特别提到的那句:"将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与显微病理结合,为现代医学史提供了惊艳的跨文明对话。"
最重要的是,陆安在为人处世这方面,也丝毫不差。
这篇顶刊的通讯作者是韩岩,第一作者是陆安,普外科一病区的团队只要参与论文,都在作者列表当中,包括实习生和进修生。
至于徐风华,他只是将实验室让给陆安周末的时候来用,陆安也把他的名字也在了作者列表里。
虽然一篇论文,有用的只是通讯作者和一作,但这可是顶刊的柳叶刀,只要是能在作者列表里露个脸,那就是一份极为荣耀的事情。
当然了,对末尾的作者排名对于徐风华可能没用,但是方任勇、邹睿、曹野,以及那些实习生、进修生,绝对是自己职业生涯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