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科幻>崇祯故事 > 第41章 斗琵琶
      军营对面的校场里,一排排的难民窝棚里零零星星的仍燃着一些灯火,隐约可见三两成群的难民们聚集交谈着。这些难民们在颠沛流离中辞别旧岁,都在祈祷和憧憬新的一年里能够重返乡梓,回到往昔的太平生活。

      大街上,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灯笼,光影成行成线,一眼望不到头。过年是团聚的日子,城里的居民,不论贫富贵贱,总能一家人吃个团圆的年夜饭。而离这华灯街头几百米距离的城墙之外,兵燹之后,早已是一片荒凉,杳无人烟。

      从军营回来的一行人到了将军府街口,杨铭、许莹、刘必显等人要往左进入将军府前大街,由几个军士护送范同舟、几个书办、婉华、桂儿等女子继续前行。

      今晚的联欢会是婉华从艺多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一直到将军府街口之前,婉华的心里都还隐隐带着兴奋。此刻就要分别,她突然感到心里嗄噔一下,整个人似乎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

      “今晚几位姑娘都辛苦了。”杨铭向婉华含笑拱手,“将来军营里再有此类活动,还请婉华姑娘继续费心帮衬。”

      “但凭将军吩咐。”婉华轻轻一福,眼中露出几分落寞之色。

      将军府的后院里,一片寂静的黑暗,除了宿巢树上的留鸟偶尔呢喃几声,再无任何其他声息。

      万赖寂静之中,黑暗处发出“嚓”的一声,那是火刀划过火石的声音。一个纤瘦的身影就是手里艾绒燃出的火光,快步绕过假山小径,向院子深处探去。读书吧

      这是小翠第一次进入内宅。今晚府里的女子们除夕守岁,她也受邀参加。在一众女子们的觥筹嘻闹之间,小翠寻个机会出来,到这后院打探铁车铁炮的情形。

      一步、二步,小翠沿着m977重卡绕行一圈,数着脚步估算着大铁车的方围。眼前这大铁车,高约丈余,宽近一丈,长度却有五六丈,站在车头处,手里艾绒的火光竟然照不到车尾。虽然事先已有一些粗略的情报信息,但亲眼看到的这辆大铁车的庞大体形还是让她暗暗心惊。

      再看那辆小铁车,后厢盖着厚实的黄绿色帆布,四角扎得紧紧的,手摸上去,有一种光滑、细密、厚实的感觉,竟不知是何物织成。铁车顶上的长铳也盖着帆布,看不到具体的细节。小铁车的车门紧闭着,门上似乎有个地方是拉手,小翠伸手拉了拉,却拉不到,显然门是锁住的。小翠将艾绒凑近车窗,希望能看到里面的情形,但是,火花映照之下,车窗里只映出了自己的脸。小翠心里一惊,却看见车窗映着的清秀面容上,一行泪水滴了下来。她心中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家人,在这除夕这夜,他们都安好么?吃得饱么?穿得暖么?是否也会在想自己这个远在异乡的女儿?

      按住心头的思绪,小翠继续寻找传说中的大铁炮。她举着艾绒往前探寻,终于在一排槐树的那边,看到了铁炮的轮廊,大铁炮高高的炮管指着天空,上面盖着厚实的帆布炮衣。

      西厢房的花厅里,桌上杯盘狼藉,骰子骨牌、双陆象棋、六博投壶等游戏器具横七竖八地放置着,守岁的一众女子们此时却正在斗琵琶。

      琴声如珠玉跳跃般地响起,玲珑指尖如风,疾速地拨动着怀中的琵琶,一曲《海青拿天鹅》琅琅奏出。旁边的王成呆呆地看着,脸上都要痴住了。

      明代的琵琶是极为流行的乐器,不仅那些卖艺倌人,一般大户人家的丫环使女,都要学习的。就算是男子,善琵琶者也不少。比如《金瓶梅》里的谢希大就弹得一手好琵琶。即使是武人,江阴守城八十一天的弓手黄云江、《扬州十日记》里那个杨姓守将,亦善弹唱。

      “你们好雅兴啊……”杨铭携着许莹掀帘进来,笑吟吟地打着招呼,目光却忍不住落到正在弹琴的玲珑脸上。

      四目相对,玲珑脸上一阵绯红,指下的琵琶琴音竟有些乱了起来。

      坐在上首的小枙起身相迎,让杨铭坐在中间,自己和许莹一左一右地陪着。

      “玲珑,还有小蕙,你们俩小小年纪,能弹到这样,还算不错。”小枙淡淡地点评着各人的琴艺,“只是,后面弹的有点乱……”

      “采兰弹的好,你们俩以后多跟她学学。”

      “枙少奶奶过奖了……”坐在墙边的一个女子抱着琵琶,欠身向小枙谢过。

      女子们斗琵琶,小枙原本只是做判官。此时情郎坐在身旁,芳心窃窃,便也取过琵琶,轻舒玉笋,细细地弹了起来。清幽舒畅的琴声响起,却是一段《梅花三弄》。

      “枙少奶奶弹的才真是好……”琴音刚落,那女子采兰便称赞起来。

      小枙淡淡一笑,一双妙目却看着身旁的杨铭,四目相对,一时郎情妾意,娇柔无限。

      “小枙妹子这手琵琶技艺,比起那勾栏里的弹唱姐儿也是不遑多让啊……”坐在杨铭右边的许莹笑吟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