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科幻>崇祯故事 > 第74章 夜话
      妇女缠足之风实际上是在明末才开始流行,清军入关后,采取了旨在改变汉族风俗的“剃发易服”政策,同时禁止缠足,“剃发易服”政策得到坚决执行,可是禁止缠足却最后不了了之,缠足被认为是“剃发易服”政策的“女保男不保”例外而被汉族士大夫发扬光大,最终在清朝全面普及。

      韵秋穿好了防寒服,杨铭又取出一件防弹衣给她披上,戴上凯夫拉头盔,好一个婷婷玉立,英姿飒爽。眼前韵秋的这身装扮,让杨铭不禁想起上个世界所在部队里的那个冷傲的中尉女军官,那可是他想吃没吃到的对象,可是说实在的,论起长相来还远不如韵秋。杨铭看得心中欢喜,忍不住又搂住韵秋一阵亲吻。

      帐篷门外传来报告之声,是亲兵送晚餐来了。杨铭牵了韵秋的手从帷幄里出来,坐到外面的行军桌旁,杨铭坐正位,韵秋坐在桌子一侧。两个亲兵端着一大盘菜肉包子和一罐肉汤进来,将食物搁在桌上,留下餐具便退下了。

      “来,韵秋,快吃饭吧。”杨铭拿起一个菜肉包子递给韵秋。韵秋伸手接过,那包子热气腾腾的,显是刚出笼就送上来的。她拿到嘴边咬了一口,薄薄的面皮绽开了,里面的菜肉馅渗出黄亮的油汁从嘴角淌出来,散发出诱人的食物香味。

      “你的军队伙食不错!”韵秋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又问到:“这是专为你做的吧?”

      “不是,全军上下吃的都一样。包括那些随军的民伕,也是一样的伙食。”杨铭认真地说。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一顿营养美味、热气腾腾的饭菜对士气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吃饭的事情上杨铭不会小气。而且,按他的规矩,行军打仗吃饭是免费的,食物不限量,军士们可以放开肚皮吃饱吃好为止。

      “这样的伙食,比八旗军吃的都好。”韵秋幽幽地说。

      明朝后期朝廷财政困难,军队欠饷欠粮,士兵们吃不饱肚子,甚至有卖妻卖儿的。而后金则是军国体制,就算平民饥饿殆尽,也要保证士兵吃饭,但伙食条件也不可能很高。史载,多尔衮率清军入关,和李自成军在一片石大战,在这关乎国运的重大战役之前,清军吃的一顿好饭也只不过是菜肉包子而已。

      “以后还会更好的。”杨铭感叹着说道。他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在上个世界部队里的伙食,那可是顿顿牛排,至于什么鸡鸭鱼肉、海鲜甜点、水果沙拉都是应有尽有,牛奶咖啡可乐果汁各种饮料就有二三十种,食物吃不完扔的都比这个时代的一般有钱人家吃的好。

      吃过了菜肉包子,两人一起取了瓦罐里的马肉汤来喝。这马肉汤里加了胡椒和辣椒,味道鲜美,冬天喝了可以暖身驱寒。马肉的味道和牛肉类似,在上个世界的市场里就经常有以马肉冒充牛肉的商业欺诈手段。这些马肉都是出征前刚宰杀的伤马,时下天气寒冷,也不用考虑生肉防腐保鲜的问题,零下十几度的温度,基本和冰箱的冷冻室差不多了。

      两人一起吃过了饭,杨铭原本打算晚上出去巡营的,但现在韵秋来了,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巡营的活就算了。他拿起对讲机打开,里面几个军官正忙碌地通着话,杨铭找个空子插了进去,按下送话键问道:“丁总爷,营地的情况如何?”

      “报告将军,一切正常。”丁有三铿锵有力的声音回答着。

      “那就好,大家都早点休息,明早按时拨营赶路。”杨铭对丁有三吩咐了一句,现在用的是公共频道,他的命令所有人都能听到。如果有机密军情,杨铭会让对方切换到其他的频道讲话。an/prc-154单兵手持式电台是有加密机制的,密码可以由具有权限的电台空中下发,如果没有密码,就算你切换到同样的频道也听不到声音。

      “何营长,注意营地的夜间警戒。”杨铭没忘了给一营营长何茂才也叮嘱一句。

      “请将军放心,暸望台、岗哨、内外的流动哨都已到位,又有将军的各种法器加持,可保万无一失!”这次出兵的主体力量就是顺义军的第一营,但因为丁有三的下沉一级指挥,这一营营长便只是具体负责某些事务分工了,营地的安全便是他的分工之一。

      “很好!大家辛苦了!”杨铭勉励了一句,又命令道:“各连的法器装备统一换备用电池,晚上将换下的电池拿到中军帐里来充电。”

      中军帐的一侧立着一排木架,两部太阳能电板的蓄电瓶收了进来,连接着一排充电器,供全军的电子设备充电之用。军用电子设备的电量都比较大,待机时间很长,而且电量消耗也跟使用频繁程度相关,其实也不一定要每天都充电。但是出于谨慎起见,杨铭仍然要求各连按时充电,确保万无一失。

      韵秋在一旁惊讶地听着对讲机里传来的各种声音,看着杨铭在对讲机里指挥若定,一双丹凤眼瞪得大大的。她现在有点相信杨铭能打胜仗了,别的不说,单这对讲机通讯一项,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讲,就能将军队的作战效能提高几倍。

      “我还有很多法器,是你以前的情报所不知道的。”杨铭感觉到了韵秋的诧异,微笑地对她说。

      按照杨铭的命令,各连的人员陆续将换下的电池拿到中军帐,有些还是军官亲自送来的,这其中就有第四连连长谢庆元。

      谢庆元提着一个木匣来到中军帐前,却见帐门两旁站着负责警卫的手持长柄眉尖刀的中军连军士,那中军连副连长段思德背着手左右晃荡着。

      “谢兄亲自来充电啊。”段思德笑着打了个招呼,手指了指地上的一个托盘,“先放这儿吧,等会收齐了一起送进去。”

      段思德的副连长职务跟谢庆元的正职连长其实是差了半级,但仗着自己是中军连的,便跟谢庆元平起平坐地称呼了。

      谢庆元点了点头,看了看帐篷檐下地面放着的托盘,眉头不禁一皱。只见这木托盘里横七竖八地放着一堆电池,空中仍下着细细的雨雪,有几块电池上面还沾着飘过来的雨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