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壮丽的大自然时,他能暂时忘却人类世界的残酷与肮脏。
然而,这片美丽的土地很快也将被人类的鲜血玷污。
而这一切,是因为马哈雷罗和赫雷罗人的选择。
马哈雷罗其实想接受那位来自德国的少年男爵提出的投降建议。
因为从其他部落传来的消息中可以得知,欧洲来的德军与非洲的殖民部队完全不是一个层次。
他们拥有许多巨大的大炮和数量众多的枪支。
坦白说,赫雷罗人与之对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马哈雷罗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在男爵离开后,赫雷罗人的领导层展开了一场关于投降与否的漫长争论。
有些人和马哈雷罗一样,认为在对方提出宽厚条件时选择投降更有利于部族的未来,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在更多的欧洲援军到来之前,应先给德军以重创,以便争取更有利的谈判条件。
而大部分族人逐渐倾向于后者。
赫雷罗人中仍有许多人无法摆脱与殖民部队交战的经验,因而对德军心存轻视。
尽管马哈雷罗极力劝说他们不要选择这条危险的路,但完全没有效果。
最终,随着争论日益激烈,马哈雷罗不得不亲自做出决定,为这场争论画上句号。
他的一个选择,可能决定赫雷罗人的生死存亡。
“如果不想投降,我们也可以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
马哈雷罗最后对主战派说道。
对于其他部落来说,离开世代生存的土地绝非易事,但赫雷罗人并非这片土地的原住民。
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
因此,只要有赖以生存的牲畜,赫雷罗人就可以离开德属西南非洲,迁往任何地方。
“在英国统治下的贝专纳地区,我们有熟识的部落。他们会接纳我们。”
只要不惹是生非,英国人也不会驱逐他们。
然而,提议离开瓦特贝格的想法并未得到主战派的支持。
“如果贸然离开,可能会被德军全族剿灭。而且瓦特贝格这里四面环山和河流,是天然的要塞。不如坚守在这里更好吧?”
“再说,贝专纳地区的部落是否愿意接纳我们也不确定。几百人或上千人或许还行,但面对我们这样数万族人的规模,他们真的会欢迎我们吗?我看未必。想想我们来到这片土地时纳马族和其他原住部落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吧。”
“而且,说是离开,不就是为了躲避德军吗?我可不想沦为一只害怕敌人而夹着尾巴逃跑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