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萨斯陷阱的崩溃!德国引以为傲的科学家弗里茨·哈伯博士拯救人类于饥荒之中!比洛总理:政府将全力支持大规模推广大气氮固定法!】
比洛总理行动迅速。
翌日清晨,他便正式宣布,将全力支持弗里茨·哈伯与卡尔·博施,加速哈伯-博施法的商业化应用。
正如汉斯所预料的那样,巴斯夫公司对此表示热烈欢迎。毕竟,这项技术的早日推广对他们而言同样大有裨益。
唯一的问题在于,在财政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如何筹措足够的资金。但这一难题最终通过皇室与德国上流社会的“捐赠”得以解决。
而在汉斯的极力游说下,威廉二世终于认同哈伯的氨合成法将极大提升德意志帝国和皇室的威望,因而慷慨解囊,打开了皇室金库。而既然皇帝都已出资,贵族们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也只得含泪紧随其后。
其中,最为积极的或许出人意料——正是其本质上属于地主与土地贵族阶级的容克集团。
毕竟,在德国工业化进程中逐步衰落的他们,依旧凭借权力对进口农产品征收重税,以此固守农业。而对他们而言,氮肥的问世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啧,平时要是也能这般配合就好了。”
尽管如此,且笑着享受这一刻吧。
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恐怕就笑不出来了。
——就在德意志帝国在1907年经济危机后难得地上下齐心、共渡难关之时,1908年的新年悄然来临。
在汉斯的资助下,阿蒙森终于成功抵达北极点,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甚至亲笔寄来了感谢信,诸如此类的好事接连不断。可问题在于,汉斯自己却高兴不起来。
原因无他——此刻的他,正被施里芬扣下,将剩余的假期全数投入到修改与完善“施里芬计划”之中。
本来,他是打算和路易丝一起迎接新年的......唉。
“所以,你的意思是,干脆反其道而行之?”
“正是如此。当然,想要真正落实,还得先进一步完善计划。”
“别催,我在思考!我脑子也乱得很!不止是坦克,现在连飞机都得考虑进去。”
施里芬撇嘴抱怨,似乎丝毫不觉某人的郁闷。
顺带一提,为配合飞机的军事化应用,莱特兄弟正式成立了“莱特公司”,大规模招募技术人员,全力推进飞机的研发。而新入职的技术员中,赫然包括一个18岁的荷兰青年——安东尼·福克(AnthonyFokker)。
他就是在历史上一战时期,为德意志帝国开发出如福克E型战斗机、福克Dr.I三翼机等多款著名战机的传奇人物。
不仅如此,安东尼·福克还是射击协调器技术的发明者,真正开启了空战时代。
不过目前的他,仍只是一个满怀热忱的年轻学徒,想要展现真正的才华,恐怕还得再等几年。
与此同时,或许是受此影响,齐柏林伯爵对飞艇的研究也愈发投入。据说今夏将进行飞艇试飞。
究竟它是会如原历史一般,在试图躲避暴风时坠毁起火,亦或改写命运,试验成功?这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