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丁已经上过时代周刊了,这一次就不上了,将机会给了叶长林,也是为了增加叶长林的威望。
时代周刊最想要刊登的是徐平安的照片,可惜的是徐平安不让刊登,这是时代周刊永远的痛。
到现在为止,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的第一名还是一个黑色火柴人,财富后面是一连串的问号。
亚洲首富,华人首富,天朝首富,全部都是这么一个黑色火柴人照片。
以此来讽刺徐平安的不配合。
可见时代周刊心里的怨气有多大。
日本,很多物资都在往星际飞船上运输,跟其他国家不同的是,运输的植物非常的多。
日本也要在火星基地展开生物圈项目了,只有生物圈项目成功,才能让外星球基地具备可持续性发展。
这一点不光是日本明白了,全球各国基本上都已经明白了,可惜的是,他们明白的太晚了。
天启集团多年前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走到全球的前列了。
看看天启集团在火星的基地,为什么可以让那么多的人在基地生活,就是因为生态圈项目,已经可以做到完美的融合内部空气。
这种事情说很简单,可实际操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想要在非自然情况下做到这一点,需要的相关数据是海量的。
这里面牵扯到非常多学科知识跟数据,是需要进行非常多实验跟研究的。
日本的目的很简单,现在就开始研究,投入巨资不间断的研究十年,一旦攻克了这个项目。
未来不光是可以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其他星球也同样可以建立基地。
太阳系星球不多,可银河系的星球极多。
随着科技发展,星际飞船已经不是制约人类的问题了,星球基地可持续发展才是最大的问题。
可叹徐平安太狡猾,展开这种研究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公开,一直到火星基地内部图片曝光之后,才让各国开始重视生态圈项目。
各国着手研究之后才发现,生态圈不是那么好建设的,想要让植物,水,微生物,人,和谐共存维持平衡太难了。
接二连三的失败,巨大投入都打了水漂。
包括美国,现在也在发愁生态圈的问题,虽然美国是第一个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可半路停止了,去年才开始拨付巨款重新启动生态圈项目。
想要追上来,没有七八年的时间别指望能达到天启集团目前的成绩。
这还是有基础的,向日本这种毫无基础的国家展开研究,年年巨资投入,没有十年以上的时别指望达到现在天启集团的研究成果。
科学没有捷径,必须积累。
这个时候,各国的直属科研机构跟科研人员才开始以严谨的态度来审视天启集团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