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齑万物而不为戾:齑,碎毁。戾,残暴。
(2)泽及:恩泽及被。
(3)天xing:顺应自然地运动。
(4)物化:浑同万物而变化。
(5)同德:具有共同的性质和常态。
(6)其鬼不祟,其魂不疲:祟,作祟。疲,疲倦。
【译文】
庄子说:“我的老师啊!我的老师啊!碎毁万物而不作暴,恩施万世而仁爱,生长于远古而不衰老,覆天载地雕刻各种物形而不算智巧,这就是所说的天乐,所以说:‘懂得天乐的人,他顺应自然的运动,死亡混同万物而变化。宁静与阴气是有相同的性质和常态,运动与阳气从属同流。’所以懂得天乐的人,不会受到自然的忌恨,不会受到人们的责难,不会受到外物的牵累,不会受到鬼神的谴责。所以说:‘运动时如同自然的运行,宁静时如同大地的沉寂。内心安定而天地正位,形体没有病患,精神不会疲倦,内心安定遂使万物折服。’这就是说把虚静推广到天地,与万物相沟通,这就叫做天乐。所谓天乐,就是圣人的心性,可以以此来养育天下。”
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1)之用心何如?”尧由:“吾不敖无告(2),不废穷民,苦死者(3),嘉孺子而哀妇人(4)。此吾所以用心已。”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5)。”尧曰:“然则何如?”舜曰:“天德而出宁(6),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7),云行而雨施矣。”尧曰:“胶胶扰扰(8)乎!子,天之合(9)也;我,人之合也。”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故古之王天下者,奚为哉?天地而已矣(10)。
所属分类:天道
【注释】
(1)天王:天子,指尧。因其具有天德,故称为天王。
(2)敖:同傲,侮慢。无告:有苦无处诉、处境极为悲惨之人,或指鳏寡孤独者。
(3)废:抛弃,苦:忧劳。苦死者:对死者表示哀痛和抚慰。
(4)嘉:善,亲爱之意。孺子:小孩。哀:怜悯。
(5)未大:不算弘大。因为尧所讲皆有心而为,所及有限,故其心不算弘大。
(6)天德:虚静无为也。出:运行。
(7)经:不变之常规、常法。
(8)胶胶:粘台在一起不能解开。扰扰:纷乱不宁。
(9)天之合,与天道相合。
(10)天地而已矣:象天地那样虚静无为就是了。
【译文】
从前舜问尧说:“天王的用心怎样呢?”尧说:“我不侮慢求告无门处境悲惨的人,不抛弃贫穷之民,忧劳死者,亲爱孩子又怜悯妇女,这就是我用心之处。”舜说:“好却是很好,只是其心还不够弘大。”尧说:“那么应该怎样呢?”舜说:“天德运行而虚静安宁,日月照耀而四时运行,好象昼夜更替之有常规,云行而雨降一样。”尧说:“我真是粘滞纷扰啊!你与天道相合,我只是与人道相合。”天地,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弘大的,为黄帝尧舜所共同赞美。所以古时为天下之王的人,还要作什么呢?象天地那样虚静无为就是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