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地理位置超重要,为升龙府的门户,越过凉山,往河内的道路都是平原,军队可长驱直入,无险可守。
因此由郑氏宗亲郑栉把守,是个参加过郑阮战争的老手,也算食过夜粥的人,本不应畏惧敌人,但此时的他是愁眉不展!
中国人来得太快了,他都没来得及动员各地的军民参战与助阵,中国人已经杀至谅山城下。
从关上望下去,中国人千军万马,望之令人心悸!
谅山地势险要不假,但要看谁来攻。
中国人来攻的话……这悬哪!豆豆盒
他们是有把握的,关下一字摆着的飞雷炮、列阵的装甲掷弹兵、弓箭兵方阵和轻便式投石机,都是用来破关的好武器。
城上的兵丁、弓箭、火枪与火炮以及檑石木炮并不给郑栉以信心。
正在着急时,关下跑回二人,他们冲着关上招手,于是城上就放了两个大箩筐,把他们吊上来。
郑栉急不可待地问道:“朝廷大军怎么说?为何大兵犯我境?”
他以“朝廷”称呼大明,大明是安南的宗主国,说声“朝廷”不为过。
这两人是他派往朝廷大军探问消息的,交给他两份文书。
一份是讨黎文书,朝廷声讨黎朝军队无故侵犯我大明广西边境,杀死县令易良真、洗劫边地城镇的严重事件,这是对我大明的严重挑衅!
郑栉看着文书,有如红水河中失足,真是失魂落魄!
看过这份文书,郑栉信了九分,因为朝廷有钱,有钱人才没空理你,无缘无故来打你是作甚!
反倒是自家儿郎,看到大明繁荣,冲上前当强盗的可能性大。
话又说回来,以朝廷的强势,越猴信与不信,又有何用。
第二份文书是招降书,限关上官兵半小时内投降,不投降的话,城破时则军官杀掉,士兵一概卖给印度阿三作奴仆(阿三:我不是专业收垃圾的)。
如果投降,则可以到中国生活,中国欢迎他们,军官给予待遇,和士兵都分给土地,或者参与仆从军,服役十年,即可成为中国人!
郑栉正在看着,中国人就在关下直截了当地用汉语大喊这两份文书的内容。
顿时,关上官兵的脸色全变了!
成建制投降,就能够成为中国人!
中国人过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
就是有钱人的生活,没看到中国这边的建筑都是高大上,而越南这边建筑是茅屋!
中国人不仅有钱,福利也很好,如小孩子上学不要钱,吃饭不要钱---这是真的,两中华都在推行这条政策,鼓励生育,国家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