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听到了一些东西,一个说东南府近年来生意大好,在东南亚进展顺利,占有大量岛屿。
“他们拿岛出来拍卖,只要有钱,就能够做一个岛主,传之子孙!”有人说道,顿时一片羡慕之声。
“最赚钱的开种植园,种植各种农作物,象水稻、玉米、茶叶、花生、甘蔗、烟草、椰子等等,只要努力干活,肯定有得赚!”有客人说道。
别人问道:“不怕卖不出去吗?”
“哪能呢!”那人嘿嘿笑道:“大陆各处歉收,你种出来粮食有多少收多少!至于钱嘛,不成问题,红毛番给我们运银子来,买我们的丝绸茶叶和瓷器!”
“是啊,米价又涨了!”有人说道。
“看来东南府又准备运很多人到东南亚去了!”王道纯听人羡慕地道。
“对,有灾没灾东南府总是赚的!”大家羡慕地道。
“这东南府怎么这么多粮食啊?”有人不解地问道。
“人家有很大的储备库,一座就有五百万石粮食,有二座,都在台湾行省,听说爪哇地区正兴建二座新储备库,人家都蓄得满满的,听闻东南府总理陈衷纪亲自担任粮库的总管,查到谁敢弄虚作假,一概处死!”
“吓,这么多粮食?!那不等于隋朝的洛口仓了吗?”
隋朝时期,沿大运河修建了许多粮仓,洛口仓是其中之一,蓄粮惊人,可容粮食2400万担,是当时国最大的粮仓。
引发食客们的共鸣,大家痛骂大明的贪官污吏把粮食都给弄没了,其实大明的制度完善,官有官仓,民有义仓存放粮食,可惜的是官府将粮仓当成了牟利的重要场所,官仓只见老鼠不见米。
别人骂官府,王道纯是唾面自干,他更关心的是为什么米涨价东南府运人离开大陆。
就他看来,一叶知秋,为什么江边食肆有许多女子在干活,是男劳动力短缺!
这东南府把大陆的男丁都给搬走了,岂不是让大陆成了无源之水?
当时王道纯不动声色,回抚衙后派多人打探消息。
很快地,康先生归纳总结各处得来的消息后禀报王道纯道:“巡抚大人,他们是以粮食引诱民众,只要去东南亚就有粮食吃,就有地分!”
难怪如此!
听详细点,东南府在各州县设点,诱惑民众前往东南亚,他们的粮食多极了,从来都是满满的。
“嗯!”王道纯点头道,很快抚衙向各州县发令,要求为了民生,平抑米价,不许屯积粮食。
这条法令鬼才理他,各路粮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各地官府同样是阴奉阳违,这是当然的!
如此良机,不发财的话就没天理了。
巡抚怎么说,大家就反向操作,才能发财。
等到七月,闽省各处受旱已成定局,王道纯遂发令要各地知府和同知齐赴省城福州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