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玄幻>大明之雄霸海外 > 第248节 到吕宋之屈辱
    进来的两个明人使者,一个年长,负责交涉,另一个很年轻,老老实实地跟在年长的后面。

    年长的那个叫做许庆,是正宗的海商,年轻的那个,并不是海商或者伙计,而是东南军作战参谋,叫做潘海生,他身穿便装,别看他现在老实,刚才可是睁大眼睛地看四周环境!

    回去后,制出地图!

    许庆不会土语,但有山城雄三会汉语,负责翻译。

    许庆习惯性地点头哈腰地道:“首领,刚才是个误会!误会!我们并无恶意。”

    “我们愿意用十桶酒换回我们的人,还请首领同意!”酒是硬通货,很受土著们的欢迎,因此许庆出价。

    山城雄三将话给翻译了,伊搏巴还价道:“一百桶酒,外加一百枝火枪,两门炮,还有火药、弹丸!”(火药、弹丸是山城雄三自己加上去的,伊博巴没说!)

    “啊!”许庆吓得道:“我们根本没有这么多的酒,而且那些火枪,我们无法作主,这是我们请的保镖自行携带,我们都没有这样的火枪,而保镖只是负责我们安,不受我们管辖!”

    说的一大堆,山城雄三直接地说给伊博巴听:“没有这么多的酒,火枪他们不给。”

    顿时伊博巴大怒,激动起来,叽里呱拉地说了一大堆的土语。

    “是吗?”山城雄三代他呵斥许庆道:“他们敢把枪口对准伟大的首领,就要付出代价,我只是让他们交枪,没让他们下跪,已经很仁慈了!”

    许庆苦苦哀求啊,作揖打拱,只差没给伊博巴跪下了!

    事实上,要是他没带着潘海生,还真会给伊博巴下跪了!

    所作的一切只为了救出自己人,他们在妈祖面前发过誓,绝不丢下兄弟,生要带他们回来,死也要送他们回去(就算带不回尸体也要送他们的物品回家乡作衣冠冢),回到家乡,这就是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为自己人这么做。

    可怜的海商,屈辱算什么,人格不值一个铜板!

    远在北京城,高高在上的皇帝,你可曾看到过,天朝的子民,在这些没开化的民族面前卑躬屈膝!

    但你不会在意,因为你并不承认他们是你的子民。

    只是,你要是治理国家好,大家有饭吃,谁都不会去风浪莫测的大海中搏击,谁也想昂起头来做人!(难道是福建人喜欢出海?八分山、一分水、一分地的福建,13世纪闽省有个地方官长叹:“从山麓到山巅尽是岩石,耕作永不停息”,但,种地永远不能养家糊口!福建人想要活着,他们必须出海!他们的父母妻儿衣食才有着落!)

    在他背后的潘海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他受过了东南府系统的政治教育,知道东南军存在的意义,是保卫自己的政权,是为了让自己人堂堂正正地做人!

    既然接过了护航任务,自然而然地将那些海商也视作了自己人,许庆受辱,潘海生感同身受,强自压抑自己的愤怒,他要完成他的任务,观察敌人的营地,为军队进攻作准备!

    要不是说先礼后兵,和平解决不行再动武,潘海生真想立即动手!

    ……

    交涉继续中,许庆愿意付出五十桶酒,再有纹银一千两的代价。

    至于火枪,则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