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帝挺了挺胸膛:“那当然!”
不说其他的,太平王可是在王妃去世后,还续了弦,另外还有两个侧妃,侍妾数名。
皇帝这里可是只有皇后,没有任何妃嫔的。
不是没有大臣劝他要广纳后宫,可都被他驳了回去。
加上之后林莱垂帘听政,又有皇长子诞下等,劝说皇上纳妃的朝臣消停了好长一段时间,接着又出了太平王世子联合江湖人意图谋反的事,朝臣们还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加上皇上将中宫看得那般重要,他们也不好顶风上书。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便又有人重提此事了。
不仅有人在皇帝那边提,还有人跑到了林莱这边进言说皇后要贤良淑德。
这里面还有林家人。
自从林莱做了皇后后,她的娘家自是得到了加官晋爵,不过林莱可不会认为那是自己的娘家,就一味地偏向他们。实际上,林莱对娘家的要求不说很严格,但至少很公正,丝毫不会纵容他们。
加上林莱从小就寄养在翠屏山,不是在家里长大的,所以和家里的关系只能说是一般,而她做了皇后后,又是这样的姿态,自是惹得一些人不满意,可那又怎样?林家人有真才实学的,可是有在皇帝那边得到优待的,好不好?只有那些没本事,只想靠女人靠裙带关系的,才在那怨天尤人。
他们还只敢私下里抱怨,等到了林莱面前,只要没傻都不会敢惹她不开心的。
没想到这么几年过去了,还真有脑子进水了,打着女德的旗号,在那苦心婆口地劝林莱要贤良淑德。
“我不贤良淑德?我的夫君坚决不纳妾,我身体力行地支持他、听从他,这还不够贤良淑德,不够出嫁从夫吗?”林莱困惑地说道,接着她就恍然大悟了:“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我得越过皇上,越过圣旨圣意?你们呢?你们也是这么想的吗?”
一众诰命夫人哪里敢这么想。
她们本来就没这么想啊,就只是经过林莱那么一说,她们往后再敢提这个,弄不好就是一顶大不敬乃至蛊惑皇后篡权的帽子扣下来,那时候可不是遭皇后申斥这么简单了,阖家都有可能丢了性命。
那谁还敢再提啊。
至于皇帝那边?
也有朝臣进言,他们打着的是为了子嗣计的旗号。
本朝皇帝呢,不能说是特别长命。实际上,除了前面几位还活得比较久外,后面的几位大多是不到四十岁就驾崩了,甚至景帝驾崩时才三十岁。
这么讲,并非是咒天子早早驾崩,而是为了不出现最坏的情况,皇上还是多有子嗣比较好,尤其是皇家幼儿也有早早夭折的情况,不会因为他是天潢贵胄就一定健康了。
说起皇嗣来,天子如今膝下有两名皇子。
——林莱在三年前又诞下了皇次子,小名阿满。
当下在朝臣这么进言后,至今仍带着一点点少年意气的皇帝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驳回去,而是问了皇子们在哪儿后,就带着朝臣们去找他们了。
他们到边上的时候,阿满小小个人,正如履平地般地站在树梢上,看得一些老臣差点没当场昏过去。而皇长子?他的轻功还没这么好,干脆一拳头砸在树上,那棵至少有十年树龄的大树直接被他砸裂开了。再来一拳,大树干脆倒了下来。可惜阿满早在树梢晃动时,就像燕子般飞落了下来。
(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