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网游>日月重开大明朝 > 第十四章 汪文言
    紫禁城自午门进入左传为会极门,穿过会极门有一座不甚起眼的建筑,名为文渊阁,初时为藏书、编书之用,英宗时,文渊阁始为大学士入直办事之所,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秘阁禁地。

    文渊阁左右各有一栋小楼,阁东小楼名为诰敕房,实为贮书、藏书之所,阁西小楼名为制敕房,有卷棚三间,为内阁诰敕房、制敕房中书舍人办公之用。

    内阁中书舍人,从七品,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看似掌管国家机密,实则仅仅是照例书写诰敕而已,没什么重要的职权。一般富家子弟,尽管一无所能,也可花钱捐得一个中书舍人,此外一般的国子监监生、生员,甚至布衣只要能识字书写无误,也可以担任。

    因此,在以进士出身论高低的大明官场上,中书舍人一职自然被一向自诩为清流的进士们瞧不起,自动归为书吏一类浊流。

    汪文言今年四十余岁,徽州府歙县人氏,本是狱吏出身,后投到京师捐资买了一个监生的身份,如今已是从七品的中书舍人了,此人长袖善舞,不仅与内廷司礼监秉笔王安关系交好,甚至朝中名公巨卿的府邸也是来去自如。

    自从拜会过王安之后,汪文言就踌躇满志的回到内阁制敕房的公厅内,虽然王安并没有向他做任何保证,但他却对此极为有把握。坐在书桌前,汪文言提起毛笔,凝神思索片刻,在一张雪白的宣纸之上郑重的写下了四个名字,写完之后汪文言眯着眼睛审视着这四个名字,沉思了好一会方才将之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中。

    公厅中,其余几名中书舍人正在热烈的讨论着放朝之后去哪喝酒,其中有一人说起勾栏胡同醉乡楼最近从秦淮请来了一位清倌人,据说色艺绝佳,引得另外几人心潮澎湃,恨不得立即奔去那醉乡楼一睹究竟。

    汪文言嘴角露出一丝不屑的微笑,这些人大多都是京中豪绅子弟,不学无术,整日流连于青楼酒肆之间,醉生梦死,岂有半点忧国忧民之思。

    “汪兄,今晚可有闲暇去醉乡楼一聚?”一名同僚朝汪文言大声喊道。

    汪文言心中鄙夷,面上却仍一副笑呵呵的模样:“多谢韩兄美意,只是小弟今晚已经有约了,实在对不住,下次,下次一定!”

    那姓韩的同僚倒也不在意,笑着回道:“好说,好说!”

    汪文言回绝了同僚后,转身看了看沙漏,见时间差不多了,于是朝众人拱了拱手,便步履匆匆的离开了制敕房。

    不久,制敕房内众人相继离开,仅剩下一名五十余岁,相貌朴实,矮小黑瘦的老者,只见他做贼心虚的四处张望了几下,然后悄悄的走到汪文言的书桌前,蹲下身子,在纸篓里翻检起来。

    一刻钟后,老者一脸轻松的从制敕房走出,一名小负责打扫的小内侍恰巧从门口走了过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