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回过头一想,陈亮此去,若是在海上万一被海盗打劫,那也是不可承受的损失,确实得想个变通的法子,让战船护航才好。
茅庚这两天却在为另一桩事烦恼,既然护航的事情一时想不出万全的法子,正好转移一下话题,让陈亮来参谋一下自己遇到的问题,因而转而说道:
“护航之事,我半点也做不了主,这事暂且放下。同甫兄,我正好有一桩事要请同甫兄参详,还请同甫兄指点一二。”
陈亮一听说茅庚有问题要请教自己,好为人师的毛病顷刻就发作起来,牛哄哄地说道:
“茅贤弟有何问题,只管直说便是,愚兄痴长几岁,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决无藏私之理。”
茅庚笑道:
“要不要先喝点酒?”
陈亮理会得这是茅庚有心调侃,当下也并不当回事,也笑道:
“李白斗酒诗百篇,陈亮有酒文千行,知我者易生老弟也!来点酒,咱陈亮自然是心思灵光得多。好!上酒!”
茅庚当然不会让陈亮多喝,让人送上来一壶酒,估摸是半斤左右,又备了酒菜,三人便小酌起来。
茅庚随即说起了自己遇上的难题。
茅庚最初的想法是优先发展台北,那里在原本的历史上之所以最终成为台湾的首府,应该不是巧合,必定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台北那边出产黄金和黑金,还产铜,此前茅庚就跟赵抦建议过要以台北作为重点地区优先发展。
但接下来宋军在向南推进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可作良港的海湾,这处海湾是一个狭长的小海湾,长二十多里,宽约两里许,入口处狭窄,宽不过三十多丈,扼住整个港湾,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堪称是一个天然良港。茅庚稍稍回想了一下,便知这便是后世台湾最大的港口高雄港所在。尤其令茅庚感兴趣的是,在高雄港的附近,发现了储量惊人的石灰石,这一下,似乎水泥的生产地便非此地莫属了。
在台北和高雄之间比较,茅庚觉得两个地方各有千秋。
台北那边产金,有河流水力资源可资利用,往后还能挖出煤炭,那边也有不错的港口选址。
高雄这边有无与伦比的天然良港,港口旁有丰富的石灰石可作水泥原料,此外高雄的纵深便是一个广阔的平原,气候温暖,适宜大规模种植甘蔗,高雄这里无疑也将是制糖的最佳地点。
茅庚跑去高雄逛了一圈回来之后,就犯开了计较,在究竟选择台北还是高雄作为据点方面,开始摇摆起来,一时难以定夺。
陈亮听了茅庚的说法,又看了看茅庚画的海图,便信口道:
“我听文元说,你到台湾之后,也想在台湾搞出一个像泉州这样的海贸港口,我此次总算见识了泉州的繁华,愚兄觉得你这个想法大是不错。依愚兄看,当然是高雄这里好。你看,高雄离澎湖比台北近得多,发船前往占城、安南、三佛齐、印度等地,高雄也比台北近得多,比如水泥要运往占城,自然是以高雄为好。与台北近者,惟有日本。故以愚兄看来,高雄远比台北强。”
茅庚一听,心说你觉得高雄好,那是你不知道煤炭的重要性,台北那一块笃定是产煤的,至于台湾的其他地区是否产煤,茅庚并不清楚。
茅庚叹道:
“同甫兄,台北那边,应该是产煤的,而高雄这边,恐怕是不产煤炭,这也是我要选台北的原因。”
陈亮喝了酒,有酒精刺激,当下毫不含糊地说道:
“此事有何难哉!在福建那边,多造毛板船,煤炭从海上运过来就是了,广东那边不知产不产煤,一样也可以发毛板船过来,对吧!”
陈亮在新化呆的这一段,看毛板船看得多了,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