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木头脑发昏的结束了面圣,回到朝廷安排的下榻地,稍微缓了一下,精神才恢复的差不多。
饶是他在自家势力中有多大威势,到了皇宫大殿,压力之大也不是他能承受的。让他有些意外的是第一次正式见面,皇帝便将招安的底线说了出来。
回想皇帝所说的条件,从他的角度来说几近苛刻。不要说要大块藩地了,就是一小块皇帝都不打算给的样子。军队会被朝廷全部收走,海贸这块好像也要被全程监控,唯一说的过去的就是会给海贸船只保留一部分火器。可往后给郑家收入贡献最大的保护费这块,估计也没法再收了。按照这个和谈条件,被招安之后,郑大木觉得自家的势力会被十去其九!
这算哪门子和谈?简直就是强吞!根本是没将郑家放在正眼看啊。
“两位先生,大殿之中那位所说的条件大致就这些,条件相当苛刻,依你们之见,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少主、北帝这是将我福州太过小瞧了,以为咱们是可以任其拿捏的存在。学生以为,少主要虚与蛇委,尽快想办法脱身回闽,和谈只是在拖延时间而已。最近听说江西的金声恒袭杀了献贼,南方之局有大变之象,我福州正是借此变谋局之时,不该再待在此处浪费时光,空费口舌。”
“冯先生觉得献贼身死,当有机可图?”
“正是、广东是丰饶之地,若是我福州能坐拥两省之地,再将广西谋了,未尝没有遇风云化龙之机,何必要仰人鼻息,将偌大的实利让与人哪?福州之力,不弱于天下诸雄也。”
“冯先生高论,看来是得想办法尽快回南方,这趟北行、有些浪荡了,也不知道那位能不能信守诺言,放吾回山。”
“少主、洪某不才,并不苟同于冯先生所见。献贼身死,看似是南方出了大变局。但在洪某看来,却是天下形势明朗之罩。大明天下安靖,至多再有三五年也,为我福州基业长久计,此时正是接受招安的最好时机。帝虽然给的条件苛刻,但这正说明是真心实意与咱们谈。冯先生说他们小瞧了咱福州,可从准许我福州继续从事海贸来看,北边是知道福州的根本和命脉所在的,并不是无的放矢。只要能继续做海贸,福州一系的富贵就不会断。”说话的是厅堂里郑成功身边的另一名谋士。
“老洪、你说的这叫什么话?你是劝少主将大利让了,只安心做一个富家翁吗?放着西瓜不求,还要舍了手中的食饼,只留个芝麻,此是为主谋算乎?”
“哼!吾所言是让少主保住己利,而不是去图哪不切实际的东西。献贼是死了,但你别忘了、就在这个消息的前后脚功夫,也传来了沈阳城被皇军光复的消息。建虏兵锋何其利也?凭着目前朝廷实治的这点地盘和人马,都能将其打回老巢,放眼天下,还有哪路人马能做到?这样的实力,哪怕是川陕的孙白谷都未必有一战之力,此时怂恿少主化龙岂不是坐井观天!咱们不要忘了一事,在海上、我福州也越来越难沾上便宜,海上是我们立兵之本,都难有作为,还凭什么争大利?哪怕是拿了两广又能如何?只不过是凭填了一份虚力而已。”
“好了、两位休再多言,退下吧,本将自有主意。”
两位谋士当场的争吵,让郑大木气恼不已。这位姓洪的谋士,所说的观点,很不合他的胃口。听他的话,郑家好像别无选择了一样,只能听从皇帝给的条件,以后将主业放在跑船上,当个跑运输的海商算了,这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向往的生活吗?
接下来的几天,郑家和朝廷的接触还在继续,只不过大木同学再没出面,对外的说法是因为不适应北地的气候,得了风寒病。
“陛下、郑森以身体有恙的缘由,一直没有出席相关谈判,只是让郑家的另一个代表郑鸿奎出面。看这样子、他们应该是对朝廷开出的条件不甚满意。”
“太师、看来在你正式从内阁离任之前,是没法再得一功了!哪小子应该是听到了张献忠身死的消息,觉得郑家还能再蹦跶一下,因此而态度大变。强扭的瓜不甜,咱就不扭了。让人给哪小子传个话,说既然他适应不了北地的气候,当早日回南方,免得大好年纪落下病根。还有、为朝廷效力的郑彩,想念家中亲人,希望他回去后劝一下郑彩的家人,让他们北上与其团聚。”
“陛下、真要放了郑家哪小子回去?老臣观哪小子,有一股气度,放他回去,会不会成了朝廷的后患?”
“太师这眼力可以啊!哪小子朕也看着是干大事的料,可惜不能为朝廷所用,也不知道往后再有无机会用他了?算了、放哪个小老虎回去吧,看他能折腾出多大的能耐。让一个老虎困于笼中,岂不是浪费了?”
“陛下之心胸,老臣敬服!此番话,老臣亲自跑一遭带过去,希望哪小子能拿捏住,莫要白费了陛下的一番赏识。”
有些东西,一旦有了就不会再想失去,没到绝路、像郑芝龙、郑大木这样的枭雄,是不可能无条件的接受招安的。前段时间,他们动了这样的心思,主要是在张献忠和海军这边一南一北形成的巨大压力下,无奈的选择。可现在、南边的张献忠归西了,北边给的条件又太不符合他们的预期,心思自然是要变了。
变了就变了,朱由检丝毫不在意,甚至还有点想笑。估计郑大木现在是想打广东方面的主意啊?这回看来是有好戏要瞧了。你以为你是个天才,现在的广州城里好像还有另一个更天才的存在!不知道到时候这俩天才有没有直接交手的机会?满足一下穿越者看戏的心态。李定国VS郑大木!这样的好戏要是能上演,卖高价票都是要看的。说实话,朱由检还真想知道真实历史上的南明双雄,到底谁更胜一筹。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