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柱来京都好几年了,还是第一次来潘家园,刚刚入冬,京都的温度却骤降,即便如此,街上的行人却依旧一个没少。
王大柱和陆笑笑来的是古玩区,除了商铺里,马路两边也摆满了一个个的摊子。
“这些人叫的倒是好听,有几件是真的?”
陆笑笑倒是有些不太相信,在这小地摊上这能淘到好东西。
“这倒也是,不过你也不能小瞧这些散户,一般能常年在潘家园摆摊的散户,手里还是都有些东西的。
“咦,这是什么?”
陆笑笑好像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般,蹲在了一个摊子前。
“姑娘好眼光,这是蝈蝈葫芦。”
摊主笑着拿起了手边的葫芦。
“这里面是蝈蝈?难怪了,我还以为这葫芦会叫呢...”
陆笑笑对自己的大惊小怪自嘲道。
“开什么玩笑,葫芦怎么会叫?还能成精了不成?”
陆笑笑蹲在摊位前,不停地打量着老板手里的葫芦。
“老板,你这蝈蝈怎么冬天还能活啊?”
见陆笑笑这么说,老板得意的笑道。
“咱这蝈蝈能一样吗?这可是我贴身养的,每天恨不得都放在怀里,一点冻都受不得呢!”
“还可以这样?”
别说,陆笑笑真的长知识了。
王大柱看着一脸迷茫的陆笑笑,不禁觉得可爱,这养蝈蝈王大柱自然是知道的。
讲究点的人,都会这样,因为蝈蝈和许多昆虫一样,都是经不住严寒的,一到冬天就会死掉。
华夏从宋开始畜热养蝈蝈,明从宫内到民间养蝈蝈已经较为普遍。
明太监若愚在“宫中记”,说到皇宫内有两道门以蝈蝈的名字命名,一曰"百代",一曰"千婴",这当然是延续了远古时代对蝈蝈的生殖能力的崇拜。
到清代掀起了前所未有的蝈蝈潮。
所以这养蝈蝈的历史属实不短,为了让自己的蝈蝈能活的更久,就有人想出了这个办法,先是把蝈蝈放在暖房里养,效果却不佳,于是就给他们找了一个能够保暖的房子,其中葫芦是最佳的。
“你笑什么?你是不是早就看出来不告诉我,等着看我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