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很是羡慕。

    一个原本的小地主,现在都可以穿金戴银了。

    而且家中两个儿子,听闻已经进了国舅府开的书院,正在读书。

    围观的妇人正聊着呢,又有人到了。

    这次是长安城南,潏河旁一个大户,修了水渠,建起了十四座超大的水车,供应各种纱线,今年已经全族换成了砖瓦房,还在祠堂请了先生,给族中孩童蒙学。

    有钱。

    这位,抬了两筐走了。

    买什么呢。

    好奇心飞快的在长安城的贵妇、商妇、寒门妇人,甚至就是平民妇人间,飞速的绵延着。

    终于,街头巷尾,妇人聚三堆五的,国舅投资券已经成为长安城不是秘密的秘密。

    第一个大集资出现了。

    会首是晋王府厨娘的妯娌的大姑子的表妹的婆婆。

    一个媒婆。

    大几百号普通的婆子们,凑足了九十多万钱,买走了一筐一千张国舅投资券。

    然后在一处坊间的空地开始分。

    这家三张,那家一张的。

    很快,皇宫里都知道了。

    这天,李渊来到了宇文昭仪的宫内,看到宇文士及竟然在宫外的树下站着。

    见到李渊,宇文士及赶紧迎上来:“臣请圣人安!”

    李渊问:“怎么不进去。”

    宇文士及回答:“礼法不可废,今日来的急,没有上报贵妃,也没请求陛下,所以就在这门外等候。”

    “随朕来。”

    李渊带着宇文入内,屋内,几个宫女正把挑出来破坏的金银器皿堆起来,然后是没用过的绢、帛也都打包装好。

    看到这一幕,李渊大笑:“这是收拾细软准备逃出宫出去。或者是,宇文爱卿遇到什么难处了?给朕说。”

    宇文昭仪赶紧上前:“妾不敢,妾之兄长也没什么难处,都是些不用的旧东西。近日,城中有售卖的国舅投资券,保本一成收益,视洛阳之战,或许收益还会更高。所以妾与兄长商量了,去买凑钱买三千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