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但能够制造一般的粗布,精美的丝绸、皮革也是有的,陶瓷与砖瓦技术,也相当不错,酿酒业也很好。”
“接下来,晋末开始,咱们中原也没真正稳定过,正好给了他们大发展的机会。而且他们也不是傻打,在晋末到前隋建立这段时间,他们也很懂得纵横之术,与中原交往也很有一套,保存了他们的军事实力,以及综合国力。”
冯盎听到这里,也放下心来。
知己知彼。
国舅窦乐并非盲目开战,肯定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战略。
也只是抱怨了一句:“司马一族,他们,有罪。”
冯盎说的是,司马懿当年在辽东战略上的失误,才留下高句丽这个残局。
这时,窦乐语气一变:“隋末帝,对后世是有功的,在高句丽扩张最关键的时候,虽然三征高句丽最终的结果不好,却打断了高句丽的上升节奏。”
高句丽,确实是一块硬骨头。
此时的高句丽,国土面积,东西三千里,南北两千里。
只是被打断了上升的节奏,并不代表着他们就进入了衰退期。
硬打,灭掉高句丽。
对大唐而言,损失的国力,窦乐都不敢算。
怕不止是十年,甚至可能是损失二十年的发展。
可熬它。
窦乐还是有信心的。
像自己原时空揍猴子那样,让高句丽体验一下,什么叫轮战!
依窦乐心中所想。
逼的高句丽不得不与倭岛联手,到时候自己就能拖垮高句丽、熬干倭岛。
再加上自己若是掌控筑紫岛。
从筑紫岛出兵。
推平倭岛,比从中原出兵,轻松不知道多少倍。
一切,似乎变的很顺利。
不过。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