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修真>追梦赤子心拿下歌手冠军 > 0434:围剿之势?
      《那年那兔那些事》是以诙谐的画风和引人入胜的动物形象,再配合华国近代的一系列重要事件,来吸引观众的。

      但是,一部卖座的动画电影却有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的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生动的形象、细腻的动作、贴合的音乐、有代入感的配音,还要有精致的画面。

      与其说这些人是对华风传媒动漫部没有信心,不如说是对国漫没有信心,因为他们被太多简单线条、思维单一、配音老套、三观奇特和特效五毛的动漫伤透了心。

      柳智一的话,对国漫、对华风、对姜戈还是很有信心的。

      此时,他迫不及待的点开了《功夫熊猫》的预告片。

      【在一片充满神奇的大地上,一位功夫大师,他训练了五位绝世高手,悍娇虎、灵鹤、快螳螂、俏小龙和金猴……】

      柳智一眼睛一亮,移动鼠标,把进度条拉到了开头。

      “华南虎……”

      “丹顶鹤……”

      “中华大刀螳……”

      “赤尾青竹蛇……”

      “金丝猴……”

      他反复看了几遍,才把五位绝世高手的动物原型搞清楚。

      片名“功夫熊猫”,却不见“熊猫”,出来的是几种华国极具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和动作非常的国风。

      这个惊喜,让他心里面的那一丝丝担心只剩下一半了。

      地点跳跃到地球,时间拉到2008年暑期,电影市场因为一部M国电影显得分外有趣和热闹,那就是梦工厂推出的充满华国元素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里面的主角是一只好吃懒做却又对功夫情有独钟的胖熊猫阿宝,也正是这只诞生在M国的熊猫让我们华国的观众再次重温了底蕴深厚的华国传统文化。

      许多观众在观看影片后感慨“眼前的画面简直让人目瞪口呆,我不禁要问,到底是土生土长的华国人更懂得华国文化,还是这帮‘门外汉’?”,而更多的人则是在质疑“为什么华国人拍不出自己的‘功夫熊猫’?”

      暂且不论到底是谁更懂华国文化,单从电影拍摄的角度来讲,《功夫熊猫》在当时确确实实是一部受观众欢迎,制作精细并且将华国元素演绎得非常到位的好动画电影。

      姜戈在《宝莲灯》、《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魁拔》、《白蛇缘起》之间选择了它,是考虑到这是一部合家欢电影,且“熊猫”和“功夫”世界闻名,作为华风的第一部动画电影非常合适,可以国内、海外同时推进。

      回到柳智一这里。

      画面中,一只体态比较圆润的熊猫登场,不用想,这就是主角了。

      当初在看到“功夫熊猫”这个片名时,他十分诧异,如果有动物会武功,他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很多凶猛的动物,比如说狮子、老虎、狼之类的,根本就没有想过将功夫的设定放在圆滚滚的熊猫身上。

      而姜戈就做出了这样大胆的尝试,在崇尚武学的动物世界里,就有这么一只十分不适合学习功夫的熊猫。

      在柳智一看到熊猫圆滚滚的形象后,却没有特别的违和感,反而让他感觉把可爱、憨厚、敦实的形象融入到功夫当中,更有吸引力、更有期待感了。

      预告片很短,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