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嬴政的主持下子婴和胡亥行了拜师礼,白宣说的很清楚,他要收子婴河胡亥为入室弟子,这时嬴政非常期待但却没法直接说出口的结果。
嬴政做为大秦皇帝天下主宰,所有的臣子对嬴政的想法和要求都是千方百计的迎合与满足,嬴政有了想法和要求也会直接说出来。但是在面对白宣的时候,嬴政却不会用这种态度,他会和白宣商量,会把白宣摆在一个近乎于和嬴政平等的位置上。
这不是因为白宣位高权重又跟嬴政是儿女亲家的缘故,这是因为嬴政是真的把白宣当做自己的兄长看待。白宣和嬴政相识于邯郸城外那个土坑之内,俩人死里逃生相互扶持到现在,没到关键时刻白宣都会挺身而出,即使在平时白宣也会从各个方面为嬴政谋划。关于这一点,嬴政心里比谁都清楚。
自从嬴政继位以来,白宣就成了大秦最忙的统帅和谋臣,尤其是灭六国以及南征百越、北伐匈奴,每逢战事不利白宣都会挺身而出。可以说是哪里有艰险就去哪里,而且去了哪里就绝对能扭转乾坤,反败为胜,这已经被事实多次证明。大秦战争、不败统帅这样的称号放在白宣身上可谓实至名归。
白宣是任劳任怨的,对嬴政也没有任何要求。以至于嬴政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白宣,这既是对白宣能力的肯定,也从侧面说明嬴政对白宣的信任。在嬴政成为秦始皇之后,他遇到难事依然会第一时间想起白宣,但是此时嬴政内心的感受和他做秦王的时候却有些不同了。
就拿子婴和胡亥想拜白宣为师这件事来说,虽然白宣说过要子婴和胡亥先考进九嵕书院的话,但嬴政如果直接跟白宣说白宣也不会驳了嬴政的面子。一是因为白宣一直对嬴政是有求必应,从来没推辞过。二来俩人毕竟是君臣关系,皇帝开口臣子焉有不从的道理。但是嬴政一直没开这个口,嬴政的身份不一样了,从前是秦王现在是天子。天子,会求人吗,会求自己的臣子吗?答案是,不会的!如果哪位臣子觉得自己的本事比较大,可以让天子来求自己的话,这人恐怕离死不远了。
这个道理白宣很明白,不过按照以前他和嬴政之间的小默契,尽管白宣说出了收徒的条件,其实只要嬴政不管在何时何地给白宣一点提示,哪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暗示,白宣绝对会把一切安排好,绝对会让嬴政满意。但现在,白宣感觉到他和嬴政之间的那种小默契没有了,白宣知道自己要改变和嬴政相处的方式了。所以他主动提出了收徒的请求,至于理由嘛白宣就说自己改主意了,而嬴政根本也不在乎啥理由,因为嬴政很满意白宣的态度,认为这才是臣子应有的做派。更让嬴政满意的是,白宣收子婴和胡亥为入室弟子,这个入室弟子不同于一般的弟子。
在古代,有两种弟子最重要。一种是关门弟子而另一种就是入室弟子。
关门弟子是指师父所收的最后一名弟子,此后则收山不再收直传弟子,而由徒弟去收徒孙,也就是再传弟子。一般地,关门弟子是师父最钟爱的弟子,因此在众弟子中地位特殊。如帮会组织中的关门弟子地位仅次于大弟子。在现代,关门弟子常被理解为“得意门生”,即师父最为看中的弟子,并常常给与其与其他弟子不同的特殊教诲和个别指导,使之获得真传。
入室弟子和关门弟子有所不同,因为过去的师父往往自己收养徒弟,弟子住到师父家里,由师父贴钱教养,把徒弟当成自己家人,这即最初所说入室弟子。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两字由此而来,这也表明弟子应当将师父等同于父亲一般孝敬。
严格来讲,入室弟子有别于一般弟子,由于和师父比较亲密所以属于嫡系的亲传的弟子,故此入室弟子常常有单独且严格的拜师手续。而且一般来讲,师父对于入室弟子的考核较为严格。入室弟子往往要在个人品行、学习态度和领悟能力等方面都符合一个足以承载师传技艺、作为众师兄弟姐妹楷模的水平才行。因此入室弟子就相当于师父培养的继承者,通俗的说入室弟子中的佼佼者汇集成师傅的衣钵成为本派掌门或者一代宗师,而关门弟子则不一定能达到这个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