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真的有实话么?

    李闲敢肯定,哪怕女帝真的把他送走了,这些人回去之后,将他身上的秘密一扫而空,最终依然会变卦。

    能有三个月的缓冲期,都算李闲保守了!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这个道理,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是古往今来,多少先辈用血与肉验证出来的一个道理?

    人性便是如此,贪婪无度,得寸进尺。

    所以,女帝肯定不会答应刚刚齐楚二国的要求,这是必然之事,也没有浪费他献出的那些推恩令以及科举制。

    怕是老丈人背后的造纸、制瓷,也有女帝的影子,不然怡怡那个外公一个人搞这么大生意,怕是有些吃不消了。

    那左右二相,也不可能放任这么大的利润不管不顾。

    所以说,他对大乾的贡献,是无需任何质疑的。

    在李闲思考事情的这一刻,不少人都走了过来。

    “恭喜恭喜。”

    “恭喜李兄拿下状元!”

    “在下佩服,李兄一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让在下自愧不如,如此方知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在下输的很合理。”

    “那句‘为政以德’,亦是可以千古传诵,李兄今日金句频出,尤其还有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此气度,或许可以称作圣人,我大乾有这样的人,是大乾的福分啊……”

    “是啊,还有‘民为水,君为舟’,如此比喻,真是绝配,李兄的才华,让我等难以望其项背。”

    “寥寥数语,便是说明了治国理政最核心的要义,李兄深得陛下看重,竟然当场宣判李兄乃是新科状元,此等荣耀真是让人羡慕……”

    “无需羡慕,能者多得……”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将李闲围在了中间。

    那原本该受众人追捧的周庭身旁,此刻却是人去楼空,仿佛直接将其冷落了一般,看上去颇有些落寞。

    李闲:“……”

    他抱了抱拳,很低调的说道:“各位……在下只是侥幸罢了,也是因为在下听诸位的言论,颇有感触,所以才说出那般言语,还是要感谢诸位先前给在下的提点与铺垫,如果没有各位的铺垫,怕是在下也说不出那种话来。”

    这句话,倒是把众人抬得很高。

    不少人听到这句话,也都是一阵满意的点点头,他们喜欢结交这样的人,听说对方还是贤王府的背景,那就更值得结交了。

    这小子,倒是言辞很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