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玄幻>风起2005 > 第562章 资本逐利
    这一世马凉自不会坐视不理,两家公司他都投了,怎么可能看着“分则两伤”的事情发生。

    虽然【大江】更牛一些,但不代表什么事都抓在手里就是好的。

    尤其是在产品领域,什么都自建团队去研发,表面看上去好似很牛一样,其实从商业价值来说并不一定就最好。

    前世国内无数号称什么都自研的所谓科技公司,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不是什么都揽在手里才是最好的,还要看有没有那个命。

    企业大到一定的时候,往往就会得大企业病。有的病的重,有的病的轻。

    不管是做投资,还是做产品布局,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前世阿里投了那么多项目,每一个都想抓在手里,空降高管和团队过去干预,结果大多数投过的公司都拉胯。

    反观鹅厂同样做投资,并没有试图把项目都抓在手里,投资回报却一路长虹。

    百度的大企业病就更严重,光是内部腐败就让其彻底掉了队。

    所以说要看命,看一家企业的基因,不是说把一切都揽在手里就一定成的。

    就连号称最喜欢自研的菊花厂,也不是每一个产品都成功。

    客观说,成功的产品真不多。

    相比于菊花厂那海量的产品生态来说,真正在市场上大获成功的反倒是少数。

    【大江】其实也没好多少,虽然在汪涛的坚持下,成功开发出了运动相机产品,但因为起步晚,用户却不怎么买他的账。

    除了用在自家的无人机上,作为单独的运动相机产品,在市场占有率方面并没有很好的表现。

    尤其是在欧美市场,与老牌运动相机和全景相机企业相差甚远。

    有时候一个产品的成功与否,不单单只是技术原因,商业上的考量也很关键。

    别看【GoPro】十几年后拉胯,依然能让小米报出10亿美金的收购价格。

    这并不只是为了买【GoPro】的技术,更看重的是品牌价值。

    商业就要回归商业,一切都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汪涛不如把心思好好放在无人机上,钻研飞行技术才是正道。

    如果某一天,【大江】的无人机成本压缩到了极致,价格卖得跟手机一样便宜,还能分分钟开启智能直播,那时候又是另一番天地。

    <divclass="contentadv">到时无人机变成了一个平民玩具,人手一部,股价不得涨疯了。

    所以马凉必须促成【大江】和【GoPro】换股,这两家公司别玩什么相爱相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