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没毛病,人家亲生儿子当了皇帝,要给自己的母亲要个诰命之类的,怎么就不行了,何况贤王妃是百姓公认的贤妃,她替百姓做的事,虽然他们后来者不知,但名声却是在外响亮的。

    于是众读书人纷纷问起贤王妃当年是怎么护国的,那人也笑嘻嘻地说了起来。

    而那权贵的门客见那人知道的不少,便知道此人的来历不简单,指不定与他们一样,是任家人派来故意传播的。

    然而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这门客还要再纠缠下去,只会露了马脚,于是悄悄地离开,回去传话了。

    这位年轻的皇帝,一日之间被众人摒弃,又一日之间被众人传唱,他离开生母又报了母恩,如此孝子,定不负他们天下读书人。

    而三日后护国夫人巡街与民同乐一事,那可是京都最热闹的事。

    秦楼对面的铁铺里,石老头刚给一匹马修了蹄,做成了生意,才歇下来,就听到孙儿从外头匆匆回来。

    石三百看到阿爷,连忙上前说道:“阿爷可知明日护国夫人会游街,经过咱们这一处。”

    石老头自是不知护国夫人是谁,如今住在这燕国京都,遍地皇亲国戚高官的,他们小百姓,过着自己的日子,莫冲撞了这些贵人引祸上身就好。

    于是石老头拉住大孙儿,交代道:“明日你和阿奴不可出门,听阿爷的话。”

    石三百却是摇头,“阿爷,我今日去了城郊,与一农户订下一批鲜花,明日大清早就运送入城。”

    “护国夫人受万民景仰,明日这鲜花定是极好卖的,阿爷和阿奶莫出门,我带着妹妹去街头卖花,定能赚上一笔大钱。”

    “有了这一笔大钱,咱们一家也能做上新衣裳。”

    等穿上新衣,万一在街头遇上了爹娘,也不给他们丢脸,即使到那时不认,至少他们在京都的生活也能使爹娘放心就是。

    石三百在内心补充着。

    石老头听了,感叹自家孙儿有头脑,可是明日人多口杂,俩孩子那么小,莫闯祸才好。

    石老头还是不愿意孙儿去冒险。

    石三百却是拉着阿爷的手,笑嘻嘻的说道:“阿爷别怕,我和妹妹会小心的,咱们也不离开秦楼这条街,这条街上多的是巡逻兵,咱们不必害怕,我定会照顾好妹妹的。”

    而且小孩子卖花,更有人来买,单凭着铁铺的生意,这京都的消费还是有些吃力的。

    石老头没办法,见孩子已经给了那老农定钱,也只得由着他做这生意了。

    这京都百姓如石三百这般费尽心思做生意的不在少数,而且都等着这一日呢。

    这日终是来了,大清早的,内城的权贵还没有动起来,贤王府的门还没有开,这外城的贩夫走卒已经忙碌了起来。

    石三百也是胆儿大,才八岁的年纪,却因北方出生,长得比一般孩子个儿大,大清早就跟着出城的队伍出去了。

    太阳才升起,石三百已经赶着骡车入城,小小年纪,做的却是大人的事,遇上守城兵,也是不惧,不紧不慢地将路引身份文书交出,这就赶着骡车入了城。

    满车的鲜花,一入城就吸引了路人,这些花虽说没有多名贵人,但胜在开得鲜艳,且带着野花的香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