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朱淑文好不容易得到了自由,手里握着和离书,带着小儿子武丰舟一路往朱府去。

    朱府大门外,有下人进去传话了,车却被拦了下来。

    朱淑文心头还觉得奇怪,自己和离了,成了自由身,回娘家借住,将来儿子成年,有了奔头,自然还得想办法另置府邸,以后她不再嫁人,就守着儿子到老。

    朱淑文的计划清清楚楚,可是到了娘家大门外开发也就变了。

    朱夫人周氏得知二女儿与平西侯和离回来娘家投奔,当即就怒了,立即下令不准开大门,还叫府卫将二女儿母子赶走。

    朱府大门,只有死掉的女儿,不会有和离的女儿,当年大女儿嫁人,差点儿被夫家休弃,大女儿就求助过朱夫人周氏,周氏可是将大女儿训了一顿的。

    最后大女儿没了,周氏难过了一段时间,但是她不觉得自己有错,朱家世族,岂能容得了不体面的女儿出现。

    族中长老和旁支,又将怎么看待他们主脉一支,怎么引领族人奔向更好的前程。

    朱淑文没等来父母的安慰接纳,反而被府中管家和护卫驱赶,她很震惊,身边的武丰舟更是惶恐不安的看着母亲,“娘,我们不能进朱府了么?”

    已经有七负了的武丰舟也看得懂了,不仅不准他们入府,还准他们停留在府外,并是放出狠话,和离的女儿别想嫁进娘家的大门,不然娘家会倒霉,族里人的名声也被她丢尽了。

    朱淑文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后的退路——娘家,结果反而伤她最深的,没有娘家的庇护,又失了侯府的名望,母子二人在玄阳城大街上竟无落脚之地。

    曾经还是侯府小公子的武丰舟,如今跟着母亲流落街头,身边不要说没有护卫了,连服侍的下人都没有。

    七岁的武丰舟坐在母亲身边想明白了许多事情,突然起了身,恶狠狠地看着母亲,反问她:“娘,你为何要将我带出侯府?”

    “我好好的侯府小公子,如今是要跟着你流落街头,穿上这贫民的衣裳么?你无权无势又养不起我,你自己要和离的,为何要将我也拖下水?”

    “我先前答应跟着娘亲,本以为能回到朱府去,而今是我想错了,我根本就不想跟着母亲,我要回侯府,跟着父亲去。”

    武丰舟转身就走,没有半点回头。

    朱淑文满脸惊愕的看着头也不回跑远了的小儿子,心头在滴血,却还担忧孩子被拍花子撞见,一路跟了上去。

    直到朱淑文看到小儿子回到了侯府,向侯府的兄长和姐姐们求饶,向平西侯的父亲求饶,朱淑文知道,她彻底的失去了这个儿子。

    年轻的时候,朱淑文为了自己抛弃了大儿子,如今人到中年,千辛万苦隐忍养大的小儿子,却弃她如敝履,没有半分留恋。

    朱淑文苍白的脸色,紧紧地拉住包袱,手里握着和离书,咬牙离开了。

    长公主府,老嬷嬷将下西侯和离的消息禀报给了夕妃,夕妃面色平静地听完老嬷嬷的话,待她讲完,方说道:“无毒不丈夫,平西侯当如此。”

    老嬷嬷有些没听明白夕妃的用意,这是在夸平西侯呢还是在指责他?

    “退下吧。”

    夕妃就要老嬷嬷退下,老嬷嬷有心试探一下主子是否愿意嫁予平西侯的事,于是没有急着退下,而是顺嘴说起这平西侯的好,并说许是对夕妃的深情。

    不过在说了这番话后又提醒着夕妃,婚姻大事得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