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如今前往乐萱城的水泥路也正在修建中,沿途都有他们的人,既然没有消息传回来,那就是好消息。
虞婉当初本想亲自走一趟,去看看北面的情况,好做以后的发展规划。不过云轻自告奋勇替她走,加之西山沟的农事生产需要她的指导,虞婉便留下了。
这个时代的百姓虽然吃苦能干,不过可能是云川远离京城,很多生产方式都很落后,全都得靠虞婉亲手指导。
就拿这插秧种稻来说,在插秧之前,水田的肥力处理也会影响到接下来的稻谷生长,而云川城的百姓根本不知道水稻如何播种,因为云川不种水稻。
刘家村地处观州,倒是也种稻子,但他们种的基本都是小米,并不是后世的大米。
虞婉只得将播种施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一一教给众人,她则负责在田间指导。
可惜这个时代没有塑料薄膜,其实育秧的过程需要用到塑料薄膜,这样生根发芽率都会高很多,虞婉只好在种子处理上多下一些功夫。
现在的米价飞涨,一斤小米都已经飞升到了五六十文一斤,这价格可能就需要一些百姓在城中做半个月的苦活才买得起一斤。而且这还是云川的价格,云川因为有红薯等粗粮撑着,米价都如此高昂,更不用说一些没有其余替代品支撑的城市了。
至于大米,那价格就更加夸张,可谓是堪比黄金。
可惜侯府的庄子生产的大米也不多,虞婉这半年也都没敢放开吃大米饭,便是怕吃完没稻种,也不知道这些稻子播下去能生出多少来,以后若是有时间,再研究一下杂交水稻实验。
虞婉站在田埂上,检查着刚插完的秧,看看这些秧苗的存活率,眉头微微蹙着,思绪已经飘向了遥远的未来。
这个时代的百姓过得太苦了,育种大计必须得提上日程。
槐九过来时,正好看见虞婉秀眉微蹙,一副苦恼不已地看着整整齐齐的水田出神。
槐九有些纳闷了,这小姑娘平时看上去亲和爱笑,倒是很少看到这般愁苦的模样。
“怎么了?这些秧苗出了问题吗?”槐九问。
虞婉摇摇头,见是槐九过来,勉强对他笑了下,“你们都插得很好,他们全都活了。”
槐九和他带来的人确实很难干,甚至比左副将等人还要能干,除了帮她烧砖,还帮她插了几十亩秧田。而且这槐九仗义疏财,还不肯要她的工钱,虞婉便每天都给他们加了餐。
槐九看着她不高兴,也总觉得自己心里都跟着犯堵,“那你怎么还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槐大哥有所不知,近日粮食的价格又涨了,昨日我进城的时候,还看见了饿死的人。”
那饿死的人虽然不是云川的,而是听说云川这边有义庄,会每隔几日给百姓免费发放善粥,便有不少远处的人结伴而来,可惜有的人终究是没有撑到云川,便饿死在了路上。
虞婉第一次见着饿死的人,心中满是悲戚,只恨自己做的还不够。她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不够的,西山沟或许能够让几百人几千人吃上饱饭,但是这天下还有很多吃不上饭的贫穷百姓。
槐九没想到她是为这事而郁郁寡欢,“这世上饿死之人何其之多,是天灾、是战乱,也是那些不作为的官员促成的,跟你没有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不必往心里去。”
他没安慰过人,这已经是他能够说出的最柔和的话。
虞婉道:“槐大哥,我的恩师常对我说,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也是民生的根本,看见百姓因为吃不上饭而饿死在自己的面前,是农学生最大的耻辱和悲痛。”
槐九一时怔住,偏偏他一介武夫,也想不出自己能帮上什么,“你不用伤心,我去敌军营里给你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