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漫天,秦小舟就在这样的寒冬腊月生下了一个孩子。

    是个姑娘。

    在娘胎里养的好,生下来的时候也不是很丑,只是有些皱巴巴的,还很红。

    陆云风抱着孩子欢喜不已,陆燕也手忙脚乱地来抱,陆玉带着孩子来看秦小舟。

    她的大儿子已经两岁半,生的玉雪可爱,李大夫给他起名李陆英,这小子倒是不负大人所望,身子骨强健。

    陆家如今也算是家大业大,子嗣丰茂。

    陆燕身姿窈窕亭亭玉立,极是好看。

    赵芳找到陆云风,“你两个妹妹的婚事该提上日程了,来年就十六岁了,就算不急着出嫁,也该定下婚事才是。”

    陆云风抱着女儿晃晃悠悠,“不急,这事该问问陆燕,或许她已经有人选。”

    陆燕还真有人选,那人叫崔延清,是朱娴外祖崔家的旁支,按照辈分算,还是朱娴的表弟。

    两人到缘分要从三年前说起,那时朱娴跟着陇西李氏丈夫到襄州上任,寻了机会重返丰谷县游玩,跟着来的就有这崔延清。

    少年少女初见并不动心,只是后来时常有书信往来,夏末初秋陆燕去皖州,又遇到了这崔延清,彼时两人再见倾心。

    陆燕从不是扭捏的性格,回来后就找陆云风和秦小舟说过此事。

    那时她很担心两人身份不相配,怕入情过深,以后不能成婚反而误了彼此。

    来问秦小舟可否能继续和崔延清书信往来。

    当时秦小舟告诉她,崔延清只是崔氏很远的旁支,他的婚事不足以让清河崔氏主家惦记,娶她倒是在合适不过。

    陆燕这才欢欢喜喜回信去了。

    赵芳听了这些事,有些恼又带着些无奈,“这孩子,也不和我透露半份。”

    又摇头说:“不过娘也没什么见识,那崔家是以前来店里吃过茶的朱夫人的娘家吧,定是大户人家,这些事还是要你们这些做哥哥嫂子的给小燕做主。”

    如果陆家还是五年前穷的叮当响的陆家,陆燕的婚事她自然也是能说上话。

    无非就是在村里或是隔壁几个村相看还过得去的汉子过一辈子。

    可现在的陆家,那可是连县令都能经常来访的人家,大儿子接触的商人都是身价几十万两的人。

    而二儿子的同窗都是举人,等开春还要去皖州书院,听说那院长可是教出过两个状元郎呢。

    秦小舟都绣楼,更是盛名远播到玉京金陵,京城的商人都会亲自来绣楼看样品,那些京城来的商人听说还见过王爷公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