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说:“舅,你要不要试试?”
“好开吗?”
“好开。”陈启跟他说怎么控制油门,怎么拉离合和刹车,怎么转向等。
郭援朝一学就会,立刻上手,不要太快了。
他在这边割稻子,陈启就跟着后头打捆。
他们家的田多,打谷场小,不能全都拉回去,还得放田里晒着。
不一会儿,一块田就割完了。
这块田割完了准备去下一块田,结果下一块田得经过别人家的田地,暂时还进不去。
跟郭援朝一起干活的那个伙计叫杨红利,陈启也该喊一声舅舅的,他从自家地里跑了过来,说:
“来,帮我家割。”
陈启说:“一亩地十五块钱哦。”
“十五就十五。”杨红利立刻说道。
他们还要到淝阳城去干活呢,不能耽误事。
陈启就过去帮忙,他开的快一些,杨红利和郭援朝两人就跟着后头打捆,这效率甭提有多高了。
他们开着手扶在割稻子,跟郭援朝一起干活的还有杨红斌、杨红城、杨红渠、杨红堰,他们四个。
这些人都同出一门,跟杨红军是一个太爷爷的。
他们看到陈启他们在这里使唤机器,也都过来凑热闹了。
陈启就挨着帮他们割,说一亩地十五块钱,一亩二分地还是十五。
这几个人都跟郭援朝交好,陈启是在给郭援朝做面子呢。
杨家村的人都过来问机器的事。
陈启还是嘴甜,该喊姥爷的喊姥爷,该喊舅的就喊舅,烟自己不吸,却还是要往外递的,钱却是不能少的。
年纪大的家里劳动力多的就不舍得花这个钱,他们有这个力气可以省钱,但是他们的力气却换不成钱。
年轻的就愿意花这个钱了。
还有一些年纪大了,儿子出去打工了,孙子孙女在家里上学的,他们也愿意花这个钱。
所以,杨家村的人开始排队让陈启帮忙割稻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