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很简单,举后世的一个例子来说明便可秒懂。
女拳多吗?
当然很多。
但反女拳的人,也同样大有人在。
支持刘虞搞仁政的人,恨透了公孙瓒。
支持公孙瓒北击乌桓的主战派,刘虞死了之后反倒更加支持公孙瓒。
在这些人的支持下,注定了袁绍只能慢慢拉大和公孙瓒的差距。
一场大胜不够,两场也不够。
但袁绍若是能连续胜个四五场,差距便会变得相当明显。
此刻,沮授所言令袁营众谋士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袁绍扫视四周,眸间浮现一抹不耐。
……
几天后
鲜于辅在逢纪的策反下,选择加入袁绍阵营,并写檄文,表明自己誓死抗击公孙瓒的决心!
收到消息,公孙瓒勃然大怒,当即发动大军攻打代郡。
袁营这边,袁绍本人亲自挂帅出征,并令文丑为先锋大将,援救鲜于辅。
两军在界桥附近展开大战。
起初,公孙瓒军队势如破竹,险些冲到袁绍本阵。
但埋伏已久的麯义(读曲义鞠义也都行),率领先登死士从袁营后方出现,用先登强弩狙击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遭遇天敌克星,死伤惨重。
公孙瓒麾下首席大将严纲,亦是当场战死。
后世称之为,界桥之战。
无奈,公孙瓒只好放弃攻打代郡,退兵返回右北平城。
袁绍和鲜于辅合兵一处,趁势追击,意图进一步侵占幽州。
没想到,反遭公孙瓒埋伏,死了近两万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