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有些离谱。
沈穗当即意识到,“这个预科班,招的人不多吧?”
孟东梅笑了下,“教育局内部消息,两个班一共招四十来人,特事特办,等明年四月份的夜大正式招生,就走正规流程。”
要不咋说叫预科培训班呢。
既可以对上面交代,这些就是小白鼠,用来做实验的。
又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一年就能拿到人家正经大专学生三年苦读才能拿到的证书。
可以说,这是把规则给玩透了。
孟东梅:“我跟那边说了给咱们留着名额,回头问问靳敏要不要一起去。到时候你家闺女,可以先放我家,这种课程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都搞出一年毕业等两年就能拿证的事了,还能指望多严格?
沈穗也没想好怎么安排小满。
放家里肯定不行,带到学校的话又怕孩子闹。
孟东梅提供了一个方案,她自然感激,“谢谢孟姐。”
“客气什么。”孟东梅觉得这还得感谢沈穗呢,要不是她看到报纸上的新闻,自己可就错过这个消息了。
不管这个预科班能不能达成目的,先报名去念再说。
实在不行就不去了呗。
“对了,你打算学什么?”
外语和会计。
孟东梅有点纠结,其实她是想学会计的,毕竟家里头是真的有钱,也需要打理。
外语的话,其实小时候倒是跟着家里头学了些俄语,学得她痛恨每一门外语。
真不太想学外语。
沈穗不假思索,“外语。”
跟老美都建交了,日后又是重点发展外贸,还有外资来国内投资。
外语在八十甚至九十年代都很吃香。
多一门语言多一个工具。
沈穗上辈子有学过一点点外语,姜教授教院里孩子们英语时,她跟着一块学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