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昭霁轻声:“你可愿合奏?”

    不等希衡说话,他就如青山温言:“我想合奏。”

    他想要和希衡合奏,共谱相思,将昨夜那点点微不可见的嫌隙全部填满、一点缝隙也不留。

    希衡同样有这个想法,她现在已经越来越习惯玉昭霁的直白热烈,希衡道:“我本就在等你。”

    这下轮到玉昭霁微惊,他眼中聚满晚霞:“你等我?”

    她停下吹奏乐曲,不是因为不想吹,而是因为在等他?

    “嗯,刚才我吹笛时,总觉得曲声中欠缺了什么,当时我吹的是南陵先生谱的《湘水》”

    希衡和这位南陵先生素不相识,她出生时,南陵先生早就身死道消。

    但希衡出身儒修世家,博闻强识,她看了许多书,包括游记、生平志,其中就包括南陵先生的生平。

    南陵先生原本是一个凡人,他是宫廷乐师,一生都在为帝王歌功颂德,谱一些歌颂太平盛世的乐曲,这些乐曲颇具匠气。南陵先生,原本也只是诸多宫廷乐师中的一个。

    转折发生在南陵先生的妻子遭逢大病。

    南陵先生擅乐、妻子擅舞,他们一人奏乐、一人起舞,本是难得的恩爱眷侣。

    但妻子患上重病,药石无医,在死前的三个月,妻子想和南陵先生共同完成一曲最雅的乐、一曲最美的舞。

    他们夫妻合力,南陵先生甚至告老还乡,不再去皇宫为帝王奏乐。

    三个月的时间,南陵先生陪着日渐憔悴、生命力缓缓流逝的妻子,饱尝了世间与所爱分离之苦,他用心血谱成了一曲《湘水》

    而妻子,虽然日渐乏力,一日中醒着的日子很少,却也合着拍子、同《湘水》配合,编出了名为《山陵》的舞蹈。

    湘水汤汤,悠长不绝,却也难以跨越山陵。

    就像南陵先生和妻子,无论他们的爱多么深,相思不绝,也永远跨不过生和死的界限。

    但是,纵然山陵高远、沉默,湘水也永远绕着它、守着它,在生命的这头,永远怀念死亡怀中的妻子。

    《湘水》为魂,《山陵》为骨,当南陵先生和妻子一人吹笛、一人起舞的那日,妻子身着舞裙,忘情旋转,她将生命中最后滚烫的鲜血都献给了《湘水》和《山陵》

    这一次吹笛、起舞,直接连通了天地。

    《湘水》中所含的至乐和《山陵》中所含的至舞,使得南陵先生和妻子当场被天地灌入灵力,踏入修士之途。

    他们一跃便成为金丹修士。

    只可惜,南陵先生还没来得及查探自己新得的灵力,抚摸自己褪去皱纹、光洁的脸,就见到自己的妻子七窍流血,周身灵气飞散,生命力如同飞絮逃出去。

    她的妻子天生死脉,无法承受灵力,注定无法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