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这些,都是刘公公吃剩下的!
甚至,这个过程中诞生的“查盘”和“考成”两大治政思路,深深的影响了后来执政的高拱张居正,为后来的隆庆中兴奠定了基础。
朝中大臣们见刘瑾这么有能力,都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也。”
这可把小时候没读过多少书的刘公公高兴坏了。
第二年,刘公公就被赐死了。
刘公公死了之后,接替他的张永自然不敢再激进的反腐,但是增派税监的事情,却没有停下来。
毕竟刘公公死了,那以前刘公公的钱就是他张公公的钱。
而且张永也不算太贪,不管是宫中朝中,愿意和他一起使劲,把这件事做成的人不在少数。
不管是丘聚、谷大用这些掌握要害职务的,还是渐渐实权不在的高凤、马永成等人,对直接征税这件事都有浓厚的兴趣。
刘瑾死了没多久,张永组织了第一波心腹去江南征税,只是没想到眼看就要到收获的时候,却被以梅花会为代表的江湖人物劫杀。
裴元自小在市井长大,平日里听过不少有趣的江湖传闻。
他知道江南有许多地连千顷的豪族,这些豪族在自己的地盘上甚至比官府还要有影响力。
平日里,若能维持表面上的和气也就罢了,若是官府一定要做些什么不懂事的行为,那么除了朝中会有人站出来说话,还会有一些找不到根脚的江湖人去给些警告。
那些江湖闲汉吹牛聊天时,经常津津乐道于哪个亡命之徒能将死狗塞进知府的被窝,又有哪个采花淫贼光溜溜的抱了某御史的闺女一夜,却秋毫无犯。
这些不上台面,又让人不好启齿的事情,有着极大的威慑力。
大多数异地为官的进士举人,要么选择忍气吞声捱完一任,要么选择同流合污,成为地方豪族的同路人。
而这些被人津津乐道的江湖人,大多便是依托各类名山古迹,宫观寺庙存在的。
这些场所,有土地财产可以安置大量的闲散青壮,又没有官府太严密的管辖。
别说藏这么点私人武装了,前两年刘六刘七在河北起事的时候,甚至直接在京师眼皮子底下拉出来一万多人的队伍。
南直隶的梅花会,不过是台面上露出来的冰山一角罢了。
甚至还有一些轻侠,托名“华山派”、“武当派”、“崆峒派”这些名头,在江南四处横行,而官府不能治。
在很多地方,都有“皇权不下县”的说法,仿佛大明被割裂成了两个世界,一个是天子和百官治理的表皮光鲜的世界,一个是豪族和江湖裁决的暗流涌动的世界。
镇邪千户所的砧基道人,虽然只掌握有数的一些寺庙道观,但是一来这些寺庙道观实力雄厚,背景强大;二来又和许多小寺庙道观勾连着香火情,于是镇邪千户所,就成了朝廷处理江湖人时比较重要的一个口子。
简而言之,就是江湖人物所痛恨的朝廷鹰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