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损毁皇室名誉。

    “禁了禁了,告诉祝南枝那个妇人,以后不得杜撰虚言,扰乱朝中人心!”

    谁知德才的脸色更加难看。

    自从上次陪皇帝买过一次书后,德才背地里成了柳寒云的书迷,每次新书必看,从前只当是消遣,跟着骂一骂里面的负心汉和额度的女配角们。

    但这本不一样。

    他小心翼翼地上前,为皇帝翻看其中一页后,劝道:

    “陛下,这本书里面不止用三皇子为原型写了故事,其中还掺杂了不少积极的思想,若是禁了,恐怕影响不好。

    会被有些人传您要搞文字狱。”

    虽然德才看到的第一眼就怀疑,这一定是祝南枝为了防止书被列为禁书所做的掩护,但效果不错,圣上的确需要忌惮一二。

    这本书中,虚构了一本“永乐大典”,一书包罗万象,德才敏锐的留意到了这本书的价值。

    “什么东西如此重要?”皇帝有些不悦。

    他方才不过草草翻翻,现在再顺着德才的指引看去,粗略扫了两眼后,神色变得凝重许多,最后干脆主动拿过书,脸色沉着的向后翻看。

    “盛世修文,丹青颂德……

    不错不错,古往今来的确有著史立传的传统,但这本书中说,除了史学,盛世时期为了彰显国威和繁荣昌盛,修纂国册以此记录我朝辉煌,的确很有必要!”

    “难为祝南枝一个满身铜臭气的商人,还有这等一心为国的超然想法。”

    他心动至极,连带着手中的书也不好意思禁了,在内心默默盘算得失。

    这本书的确被不少上层官员看出来是裴知渊为原型不错,但上层官员总共也寥寥无几,再往下的官员,对裴知渊接触不多,自然想不到他头上。

    再往下的百姓就更不知道了。

    如此一来,皇室的名声也不算真正损毁……

    “那就算了,念在祝南枝为国举议的份上,功过相抵,以后不许出这种书了。”

    更何况,随着这些年朝中局势稳定,科举都比往年频繁许多,翰林院前所未有的充盈,总得为那些闲得发慌的编修们找点事做。

    好为自己在位期间增加一个能千古流传的政绩!

    皇帝高兴许久,盘算着什么时候去翰林院慰问慰问,思索能不能出一本集天文地理于一身的巨著彰显国威。

    但想着想着,皇帝忽然神色变得怪异,后知后觉意识到自己似乎被祝南枝算计了……

    “她这是早就想好朕会看这本书,早早的埋好线等着朕上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