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一个侍卫冲进来,"城西出事了!那里发现了几个染病的商人,症状和春天的瘟疫很像!"
书房内瞬间寂静。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疫情。
赢天立即行动起来:"崔老,您医术最精,请立即带人前往查看!张老太医,请您准备药材!李春,你去通知城卫,准备隔离措施!"
众人这才发现,太子早已对这种突发情况有所准备。各项预案井井有条,每个人都知道该做什么。
连日来的争论似乎一下子都不重要了。面对真实的疫情威胁,所有人都认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
三天后,疫情得到控制,染病的商人也都康复。这次及时处置,让反对的声音小了许多。
然而,更大的挑战还在前面。
当赢天在朝堂上提出全面的医疗改革方案时,朝野震动。
户部尚书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殿下,这要花多少钱?国库可经不起这般挥霍!"
"是啊,"兵部尚书也道,"现在正值用兵之际,军饷都还不够..."
赢天早料到会有此一问。他从袖中取出一份详细的预算:"诸位请看。这些钱,可以从裁撤冗官、清查贪腐中节省。而且,健康的百姓才能创造更多财富。这不是花钱,这是投资!"
争论持续了整整三天。最后,是李斯的一席话扭转了局势。
"陛下,"这位老谋深算的丞相说道,"秦国强大,不在于府库有多少金银,而在于百姓有多少力气。太子这番良苦用心,老臣以为,正是富国强兵的根本之策。"
嬴政终于点头:"准!"
改革就此展开。然而,实施过程远比想象的艰难。
有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医学堂迟迟不建;有的老医师抵制新法,拒不参加考核;更有甚者,借机收受贿赂,给不合格的医师发放证书。
赢天亲自带人巡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有一次,他微服私访,发现一家官办医馆的大夫竟在偷卖药材中饱私囊。赢天当场掀翻了他的药柜,怒斥道:"救人性命,也要贪墨?来人,收押!"
整顿的风暴一波接一波。渐渐地,医疗秩序开始好转。
新建的医学堂里,年轻的学子们刻苦钻研。赢天亲自编撰的医书《济世要术》,将复杂的医理用浅显的语言讲解,让人人都能看懂。
一位老秀才感叹道:"太子这是要开创医学新纪元啊!"
为了保证药材供应,赢天在城外开辟了大片药材种植基地。他还派人收集民间验方,编成医案,让好的经验能够传承下去。
春去秋来,改革的成效逐渐显现。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咸阳城的病亡人数比去年减少了三成。更重要的是,因为预防措施得当,传染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一天,嬴政在御花园散步,看到几个孩童在嬉戏,突然问身边的太监:"今年的咳疫好像没怎么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