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口大锅里都炖上了满满当当的肉,红烧的猪蹄,油炸的丸子,清蒸的鲫鱼,现卤的鸡鸭牛肉,还有一个个圆滚滚胖乎乎的饺子,呼啦啦地冒着热气,香的哦,每个人都一边流着哈喇子,一边伸长了脖子等。
分菜的大汉抡着大勺子,力气大,下手重,还不抖勺,每人都能分到满满当当一大碗肉,便是孩子也不例外。
有孩子捧着比他脸还大的猪蹄,啃得满嘴流油。
有牙齿稀疏的老人端着碗,吃着软烂的红烧肉,脸上的褶子都舒展开了。
其余人或站或坐,三三两两聚在一处,埋头干饭,吃得香极了。
萧晏辞也亲自打了一碗肉,毫不见外地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开吃。
他在衣食住行上从不挑剔,糙得不像个养尊处优的皇子。
谁让他天生破财呢?
每回出行都能把自己搞得十分狼狈,吃苦耐劳的品质这就锻炼出来了。
不得不说,今日大厨的手艺委实好,可比宫里那冷冰冰的年夜饭好吃多了。
吃着吃着,有人就哭了起来。
“这顿年夜饭,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年夜饭。若是我老娘还在的话,她也能吃到一顿好肉了。”
这话让不少人都红了眼眶,心头涌起一股难言的酸涩滋味。
“我以为今年冬天,我们一家子都熬不过来了,没想到,还能穿上那么暖和的衣服,吃到这么好吃的饭菜,便是死,我也能瞑目了。”
“我也是,现在便是让我死,也无憾了。”
有人立马“呸呸呸”了几声,“大过年的,说什么死不死的?朝廷和那些贵人们出钱出力地供我们取暖,供我们吃喝,就是为了让我们说这些丧气话的吗?”
“对啊,咱们可是好容易才捡回一条命的,无论如何都得好好活着,不然岂不是辜负了朝廷,辜负了贵人们的付出?”
“咱们要懂得感恩,好好地干活,好好地活着,不给朝廷添麻烦。”
萧晏辞并未开口,只静静听着。
一个身形佝偻的妇人走到了他的身前,她很苍老,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手更是如同老树皮一般枯瘦。
“民妇拜见七皇子。”
萧晏辞伸手扶了一把,“老人家不必多礼。”
那妇人站定,拿出了一双护膝,崭新的棉布料子,十分厚实,上面的针脚也很细密。
她有些颤颤巍巍地递到了萧晏辞的跟前。
“这是民妇这些时日缝的护膝,用的是新棉衣改的,针法粗陋,但,这是民妇的一点心意,若七皇子不嫌弃,还请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