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九,林夕收到了刘备的请柬,明晚他会举行新年宴会,邀请大臣们以及家眷同去。
林夕看着请柬,想象那盛大的宴会上,所有人都携家带口喜气洋洋,那她只能和黄老将军坐一起了,就他俩是孤零零一个人,完了她还要强颜欢笑,去看人家琴瑟和鸣……这顿饭,不吃也罢!
于是写了回信,言道手中事务正在关键时刻,她想以此物作为新年礼物献于王上,除夕夜也需赶工,请吾王见谅则个。
所以除夕夜,当诸葛亮携夫人黄月英进入那热闹喧嚣的大殿时,左右四顾,都没有寻到那个身影。
恍神了数次之后,夜宴终于结束,诸葛亮与黄月英回到府中,他终究还是开了口。
“夫人,虎步军三百将士不知今夜有没有吃好年夜饭,亮想……”
未等他说完,黄月英便了然的一笑,吩咐厨房迅速做一份饭菜来。
心知被夫人识破,诸葛亮的脸上浮现尴尬之色,“夫人,吾只是……”
“好了,夫君,你我夫妻多年,又何必如此?我也听闻那林姑娘的豪杰名气,夫君亦不是那能被美色迷障之人,既然动了心念,那林姑娘必然是极好的。”
脸上虽然挂着笑,语气也是平静祥和,但黄月英的眼中尽是难掩的失落与无奈。
诸葛亮心生愧意,“今日除夕,那别院又清冷偏远,吾只是去看一眼,看一眼便回来陪夫人和伯松守岁,可好?”
黄月英轻叹一声,她夫君是何等样的聪明人,现在却这样自欺欺人,可见是真动了情。
“夫君,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月英在少时遇见你,你于中年时遇见她,一切都是自然之事,月英并不介怀,夫君又何须自欺?去转告林姑娘,如果她愿意,明日可来府中一起过新年。”不是她黄月英贤惠大度,只是她太了解自家夫君了,既然拦不住,又何须强求,自己嫁过来二十年未有所出,诸葛亮宁愿将伯松过继了来也不愿意纳妾,她已经很满足了。
“夫人……”诸葛亮还想说点什么,终究没有说出口。
盏茶功夫,诸葛亮拎了食盒,上了马,疾速向别院奔去。
快到之时,虎步军兵士从暗影中闪身,见是军师,便又隐去身形。下了马,诸葛亮走在这条山间小路上,踩着落叶,闻着梅香,空气清冷,他的心却逐渐热了起来。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这几日林夕不再来找他,他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诗的心境。既然舍不得放手,自己又何苦去与那个摸不着的前世故人较劲?今生今世,在她身边的人是自己,那终有一天她的眸中也不会再有别人。
可是又想起她的失魂落魄,以及今夜不知为何不来赴宴,诸葛亮的脚步又慢了下来。她是不是也觉得阿斗说的对,意识到自己不是良配?若她不愿意了,那一会儿见了她,自己是以什么身份?又该用什么样的表情和语气呢?
心思百转地走近院门,刚看见那门上挂的灯笼,就发现门外站着一个人,那高大的身影,诸葛亮一眼就认出,是云长。
就见他与自己一样都拎了一个食盒,还有一个酒坛。诸葛亮站在暗处不再前行,看着林夕开了门,一脸惊喜地将云长接进去,看着那两扇门在眼前合上。
低头看看自己手上的食盒,诸葛亮不禁又自嘲一笑。
当你犹犹豫豫左思右想之时,自有人坦坦荡荡地去关心她。
他就在暗处,找了个山石坐下,将食盒中的菜肴一点一点吃掉。
大年初一,诸葛亮休息一天,在府中陪伴妻儿。
大年初二,他便回了衙署,开始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