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为什么难?
国家是一个巨大复杂的机器,复杂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能想当然的搞这,搞那!需要考虑周全,顾首顾尾!
一纸政令的改革绝不可能成功!
为了缓和矛盾解决问题,很多改革政策都需要时间。
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
崇祯的改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找到最优答案前,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
鄂尔多斯部首领额璘臣想借机参战搞一些物资,贺锦怕对方临阵叛变于是不同意。
双方互相威胁后,局势剑拔弩张起来。
额璘臣有心与贺锦开战,可是考虑到贺锦身后还有吕大器带来的数万骑兵后,他决定隐忍!
“贺将军,”额璘臣放下弓箭,“咱们找一个折中的法子行不行?”
“你可以尝试说服我!”贺锦见状也放下了三眼铳。
额璘臣皱着眉想了很久,低声提议道:“能不能让我派出小股部队参战?人数不用太多,一千兵马足矣!”
“你想干什么?”贺锦有些警惕。
“嘿嘿!”额璘臣故意陪笑道:“只要我的人出现在战场上就行,这样既可以向大明朝廷表明归顺的态度,同时又能捞一点功劳换些物资,回去后也好给族人们一个交待!”
“容我想想...”这个折中的方案打动了贺锦。
他的任务是牵制鄂尔多斯部兵力。
如果一味拒绝,气急败坏的鄂尔多斯很有可能强行进入战场参加战斗。
无论对方是敌是友,他的任务都算失败了。
如果按照额璘臣的提议派一千人参战,剩下的原地待命!
那么他可以说是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至于这一千人临阵倒戈的问题,贺锦觉得不是问题。
一千蒙古骑兵太少了,在同等数量的明军“陪伴”下,他们根本掀不起风浪。
“这个法子可行!”贺锦朝额璘臣点头,“不过要在我麾下骑兵的陪同下前往归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