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网游>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 > 第748章 蒙古人面圣
    除了最小的儿子还未结婚外,其他三个儿子早已结婚生子。

    甚至长子的儿子也已有十五岁。

    额璘臣不知道该把谁留下当成质子,所以直接把问题抛给了崇祯。

    他施礼后说道:“臣愿留下子嗣为质,请陛下指定人选。”

    对于这个问题,崇祯略微有些迟疑。

    他不是迟疑留不留人质,是迟疑留谁当人质。

    中原王朝的继承原则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即皇位和财产都由嫡长子继承。

    何为嫡长子?

    皇帝的正妻,也就是皇后生下的第一个儿子。

    该制度起源于于商,定于周。

    到了明朝亦是如此,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终子及,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度。

    不过这个制度有漏洞。

    以建文帝朱允炆为例,他并非朱标的嫡长子,嫡长子是朱雄英。

    朱雄英虽然早夭,但是朱标还有一个嫡子朱允熥。

    按照有嫡立嫡的原则,朱允熥应该被立为继承人。

    可惜朱雄英和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死的早,朱标在她死后改立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为太子妃。

    于是乎,朱允炆便成了嫡长子。

    朱允熥也就失去了继承的权力。

    游牧部落和中原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截然相反。

    游牧部落奉行幼子继承制度,又称幼子守灶。

    这项制度和游牧部落的习性有关。

    一个游牧家庭大儿子出生早,成家也早。

    在他成家时,家里会分给他几只牛羊去放牧。

    二儿子成家后也分走几只牛羊。

    游牧部落一直是游走放牧,等家里的老人快不行的时候,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赶着牛羊去了很远的地方,或者彻底失去了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