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字画小说馆>网游>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 > 第821章 调整首功
    当时普遍情况是,首功数量是实际杀人数量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

    对方披甲率越高,明军首功数量越少。

    毕竟披甲士兵只有脸部一处破绽,最简单有效的杀人方式就是对着脸下手。

    十几颗人头就可以称捷报,上百颗人头可以称大捷,而数百颗首功的战斗会全军通报。

    王家彦说完后,范景文问:“陛下是想更改首功的评定标准吗?”

    “朕倒是有这个想法。”崇祯说话间放下了定王朱慈炯的家信。

    他已经从朱慈炯的家信里知道了马应魁的遭遇。

    马应魁是刘肇基的部下,刘肇基的骑兵严格意义上是崇祯的私军。

    一千七百多颗脑袋符合首功的只有一百二十多颗,崇祯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兵部考功司的官员虽然有排挤崇祯私军的嫌疑,但问题的关键不在那些官员身上,而是制度。

    此前崇祯就考虑过军功改革,但一直没有机会。

    一是牵扯太广,稍有不慎就会搬石头砸自己脚。

    存在即合理。

    旧的军功制度虽然有缺陷,但也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否则也不会沿用几百年。

    二是没有机会。

    最开始打流贼。

    流贼的人头既不值钱,也无法甄别到底是流贼还是百姓,所以下至普通士兵,上到高级将领对首功并不在意。

    后来打蒙古人。

    蒙古人有带同伴尸体逃跑的习俗,明军得到的尸体也不多。

    现在收复辽东,等待他们的是十几万八旗兵,数十万旗人,以及数百万帮着建奴作恶的蒙古人。

    如果不把军功问题解决了,士兵们的积极性会大大受挫。

    “陛下,军功尤其首功制度不可更改...”范景文开始了长篇大论。

    他先是阐明利弊,随后通过各个维度解释更改军功制度弊大于利。

    七月下旬的天气非常热。

    范景文说了一会便开始流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