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时候了还旨意呢,你先去通禀,我在外面等候。”
“也只能如此了。”
二人一前一后跑向乾清宫。
王承恩刚一走进乾清宫便扑通一声跪在低声:“皇爷,出大事了皇爷。”
崇祯放下装满枸杞的茶杯,平静地问:“出什么事了?”
“淮扬总督发来急递,说太子殿下起兵勤王了!大军已经攻下扬州,正杀向淮安......”
崇祯又重新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后才问:“太子是以何名义起兵的?”
“太子殿下的檄文中说朝中奸臣误国,宦官干政...所以要勤王清君侧!”
“嗯,”崇祯点头继续喝茶。
王承恩等了一会,见崇祯一直没有说话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说道:“皇爷,内阁首辅谢三宾求见。”
“让他进来吧。”
“是。”王承恩转身走到外面,将谢三宾领了进来。
“陛下,”谢三宾施礼说道:“太子殿下以清君侧的名义勤王,请陛下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
崇祯转动目光,盯着谢三宾问:“太子要清理谁?”
谢三宾低着头:“要清理臣,说臣是误国的奸臣。”
王承恩跪在旁边补充:“还有奴婢,说奴婢是干政的宦官。”
“哦!”崇祯故意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原来是你们呀。”
王承恩立刻叩首:“奴婢冤枉!奴婢这段时间虽然手握大权,但奴婢心里清楚一切都是皇爷给的,奴婢不可能也不会干政!”
谢三宾跟着叩首:“臣也冤枉!臣自担任内阁首辅以来兢兢业业,为国为民。虽不敢说恪尽职守,却也问心无愧。太子殿下说臣是误国的奸臣简直是...”
不等谢三宾把话说完,他自己就闭上了嘴。
因为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不存在奸臣误国,宦官干政的情况。
那么太子所谓的勤王就失去了合法性。
换言之,太子在造反。
他既不能承认自己有罪,也不敢明说太子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