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埃尼则平静的回答:“想想‘大贝尔莎’吧,中校,德国人就喜欢这么干!”
费尔南中校一愣,然后点了点头,这似乎是德国人的标志。
确定下来后,指挥部马上紧张起来。
“能打到巴黎的大炮”不是飞艇能比的,有一天德国人真研发成功了,他们能轰炸的就不只是巴黎,还有西线后方的后勤补给路线。
如果防线后一百公里范围内的公路、铁路、桥梁等全被打烂,法军就真不知道该怎么守下去。
然后,法军就将被迫层层后退,直至丢了所有的土地!
(上图为“巴黎大炮”,该炮身管长36米,超过10层楼的高度,最大射程为131公里。该炮一共生产9门,其中一门被法军炮火击毁,一门因炮闩爆裂无法使用,最终只有7门用于轰击巴黎)
这其实是他们误会了。
德国人的确能研发出这样的大炮,但仅仅只有9门,它造价高产量低,精度还差,不是批量生产的装备同时也起不了什么作用,更多的只是吓唬人。
而参谋们一听到“炮”,马上就会联想到战场上成片的炮弹倾泻而至的情景。
不过夏尔没说破,因为这就是他希望看到的,只有这样他才能贩卖焦虑。
“或许。”费尔南中校依旧抱着一丝希望:“我们可以用轰炸机将其摧毁,毕竟我们掌握着制空权!”
掌握制空权的好处,就是轰炸机想炸哪就炸哪。
但夏尔却摇了摇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如果是我,在知道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会构筑一个坚固的水泥工事将这些大炮保护起来。”
费尔南中校无言以对。
卡普罗尼轰炸机目前携带的是几十公斤的小型航空炸弹,它们无法对坚固的水泥工事构成威胁。
……
事情就像夏尔希望的那样,不久“能打到巴黎的大炮”就从城防司令部传了出去。
这不是城防司令部口风不严,而是加利埃尼认为这个情报很重要,必须尽早讨论对策,于是第一时间上报给政府以及军方高层。
知道的人多了消息自然不胫而走,人们议论纷纷:
“如果德国人有这样的大炮,巴黎将成为一片废墟!”
“夏尔也没办法吗?”
“那是能打到一百公里外的大炮,而且据说德国人会把它藏在工事里,夏尔又能有什么办法?”
“我还听说德国人会同时用上大炮和飞艇!”
……